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稿件上传>>民革湖南
关于加快基层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民革湖南省委会积极建言         2024年02月01日10: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涉农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担起的时代重任。湖南作为典型的农业、林业大省。通过完善紧缺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基层农林人才特岗培养、强化专业人才平台引才育才、优化紧缺农林人才职称评价等方式积极培育基层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但仍存在学生学农意愿不强,农林专业处于生源劣势;特岗申报指标受限,难以满足基层紧缺需求;农林教学支撑不足,培养紧缺人才保障不够;专才专用存在困难,紧缺人才难以发挥效用;年龄结构青黄不接,紧缺人才断层更为明显等问题。

为此,民革湖南省委会建议:

一、强化农林政策宣传教育引导,营造爱农爱林社会氛围。

中小学校应积极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合理设置农耕劳动课程,弘扬农耕文化,让学生从小亲历植物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农业生产,让学生充分体验高新技术带给农业产业的高效、高质和高能,感受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蓬勃生机,在情感、价值和能力上共同发力。主流媒体要发挥好舆论引领作用,同时有效运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传递好爱农助农兴农的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村乡土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农林类紧缺人才的社会地位。

二、用好农林人才定向培养政策,提升紧缺人才数量质量。

根据基层实际情况,适当调剂、增加农林类岗位编制数量,在现有农林特岗生培养政策下,重点保障乡镇一级申报农林特岗指标。引导和支持涉农林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完善大学生培养机制,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模式。加强特岗生管理。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管理职责,杜绝用人单位存在空岗、挂岗等现象发生,确保基层农林特岗人员在岗履行职责。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重点考核基层特岗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正确运用考核结果。

三、改善农林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增加办学经费师资编制。

针对省情实际,加快专业的调整、优化、升级与新建,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积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农林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系统构建农林院校优质实践教学平台。

四、加强基层农林人才队伍管理,杜绝紧缺人才混编混岗。

精准把握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把握好激励引导人才流向基层、服务基层这一实质要求,审核“特岗计划”时对申报计划单位的隶属层级、工作地点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特岗计划”人员毕业到岗后服务于基层一线,切实加强基层人员力量。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考核,完善以工作实绩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价机制,实行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与业务考评挂钩,杜绝混编混岗、随意抽调。

五、科学培养评价农林紧缺人才,激励紧缺人才岗位成才。

坚持培养与厚爱相结合,落实基层紧缺农林人才福利待遇和津贴补贴,了解紧缺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成长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具体困难,解决农林紧缺人才的后顾之忧。鼓励农林紧缺人才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技术推广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完善紧缺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畅通农林紧缺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渠道,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评价。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乡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专题推荐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