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要聞>>中央要聞
從“走進來”到“留下來”,第八屆華燦獎成果豐碩         2023年06月02日14:08

“畢業設計的作品就得了全國的大獎,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

5月23日,第八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以下簡稱“華燦獎”)頒獎儀式在江蘇昆山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何報翔在參觀本屆華燦設計作品展時,向全場大獎獲獎者之一程心表示祝賀。

“華燦”取意華夏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飽含著對中華文化走向偉大復興的熱切期望,寄托著中華兒女尤其是兩岸青年的創業夢想。自2014年創立以來,“華燦獎”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八屆。多年來,“華燦獎”與時俱進,銳意創新,目前已成為兩岸暨港澳地區頗具影響力的青創賽事。

兩岸暨港澳青年走親走近

1200余所高校和機構,十余萬件作品,獲獎作品1925件(套),32家優秀組織單位和431位優秀指導教師……在第八屆“華燦獎”頒獎儀式上,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江蘇省委會主委陳星鶯用一組數字道出了本屆“華燦獎”的豐碩成果。

本屆華燦獎以“融·和”為主題,參賽類別有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多媒體設計、產品設計、工藝美術、空間設計等。

在獲獎的近兩千件(套)作品中,最受矚目的獎項就是全場大獎。本屆“華燦獎”共評出全場大獎兩件,分別由福州大學程心團隊的數字多媒體作品《深海大飯店》和台灣淡江大學林宏恩的產品設計作品《藍晒浮洲 創意基地——產業孵化器》獲得。

對於目前在台灣工作生活的林宏恩來說,“全場大獎”不僅是對自己創作理念的認可,更給了自己關注大陸設計市場以及融入兩岸融合發展大潮的動力。

“本屆‘華燦獎’與前幾屆相比,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海峽兩岸暨港澳參賽作品數量和質量的顯著提升。”華燦工場(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國向記者表示,第八屆“華燦獎”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進一步擴大影響,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及合作賽道參賽作品1703件,比第七屆增長59%﹔參加競賽團隊數達2199個,比第七屆增長80.69%﹔參加選手2236人,比第七屆增長58.58%。

“‘海峽兩岸暨港澳合作賽道’是本屆‘華燦獎’非常重要的突破之一。”李偉國說,本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合作賽道”共征集作品163件,與第七屆相比,增長了近40倍。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交流融合,激發合作賽道選手的參賽熱情,在過去的一年中,“華燦獎”不斷加強對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推介力度。其中,在台灣賽區,華燦工場邀請了歷屆獲獎設計師和優秀的設計專家,通過多場線上交流活動來推薦“華燦獎”,以及加入兩岸融合發展的機遇。

“我們還啟動了由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與台灣大葉大學聯合參與的華燦獎·兩岸新銳賦能昆山項目。”據李偉國介紹,這兩所高校通過共同開設10期線上沙龍交流活動,以促進兩岸文化設計交流,啟發同學們的創意思路。

此外,在昆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昆山市政府僑辦、華燦工場與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進行了合作簽約,還組織澳門高校大學生到昆山交流實習。據澳門科技大學統計,該校師生團隊在本屆“華燦獎”共獲得50項大獎。“這是‘華燦獎’的重要一步。”李偉國說。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何報翔(左三)參觀華燦設計作品展。李 筱 攝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何報翔(左三)參觀華燦設計作品展。李 筱 攝

搭建“華燦獎”的永久基地

昆山是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台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2021年,昆山與“華燦獎”首次結緣﹔2022年,第七屆“華燦獎”在昆山舉辦。第七屆“華燦獎”以“融·和”為主題,共有1300余所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和機構參賽,共征集參賽作品3.3萬件(套),較上年增長185%。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在昆山調研時曾表示,希望昆山作為“華燦獎”持續發展的永久基地,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搭建平台、配置資源、做優環境。民革中央和昆山要進行長遠謀劃、展開深入合作,共同努力推動“華燦獎”在昆山迅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斷提升“華燦獎”在兩岸和海外的品牌影響力。

“去年‘華燦獎’與蘇州首次攜手,在昆山成立了華燦(蘇州)設計中心,簽訂了第八屆‘華燦獎’定向主題征集合作協議以及產學研平台建設框架協議等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進一步擴大了‘永不落幕的華燦獎’品牌影響力。”在本屆頒獎儀式上,中共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回顧了昆山與“華燦獎”攜手一年來取得的成績。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為進一步深化“華燦獎”與昆山的合作,讓“華燦獎”在昆山實現真正的“永不落幕”,本屆頒獎儀式上發布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昆山發展規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並舉行了第九屆“華燦獎”活動啟動儀式和“永不落幕的華燦獎”華燦(昆山)總部基地建設啟動儀式。

《發展規劃》計劃用3年時間布局建設“華燦獎”“1+5+5”體系,即“1個總部基地”,兩岸青年交流促進中心、新銳設計作品展示中心、未來設計創新創意中心、成果轉化創業賦能中心、華燦人才培育服務中心“5大功能中心”和發展、產業、人才、平台、聯動“5項協同工程”,讓昆山成為“華燦獎”獨特“伙伴城市”。

“我們衷心希望‘華燦獎’與昆山進一步加強合作,在助力昆山高質量發展、幫助更多優秀台青扎根昆山、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等方面作出更多更大貢獻。”吳慶文說。

從“走進來”到“留下來”

“本屆合作賽道投稿作品數增長近40倍,這更加堅定了‘華燦獎’要走深化融合發展之路的信心。”當被問及“下一屆合作賽道參賽選手數量還有多少增長空間”時,李偉國卻坦言,“數量的增長一定還有非常大的空間,但未來我們更關注的是如何進一步推動獲獎設計的成果轉化,以及如何將這些優秀的設計師留下來。”

“華燦獎”扮演著“引進來”的角色,負責把人才“留下來”的,則是更完善的成果轉化和人才服務機制。

2015年,為響應國家“雙創”號召,深化“華燦獎”活動成果轉化,在民革中央指導下,民革黨員企業發起成立華燦工場,作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服務的平台。“華燦獎”獲獎設計師可免費入駐,同時獲得華燦工場提供的創業服務。華燦工場發展至今,在北京、成都、珠海三座城市落地了眾創空間,服務有意在大陸攜手打拼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

在此基礎上,2022年,作為華燦工場2.0版的華燦(蘇州)設計中心應運而生。華燦(蘇州)設計中心成立的時間雖短,但在推動設計“作品”向“產品”轉化上卻不遺余力。

“伴隨越來越多台灣青年的加入,設計中心除了幫助青年設計師將作品從紙上轉化成實物,還會組織各類研學訓練營、舉辦主題沙龍及論壇,並為台籍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及創業就業輔導,從而吸引更多台灣青年赴大陸、到昆山發展。”華燦(蘇州)設計中心副總經理祝銀豐介紹道。

設計難在產業化,也重在產業化。為了讓設計人才更加注重產業和市場的融合與轉化,“華燦獎”推出“定向主題征集”參賽類別,從而促進“華燦獎”與地方文旅產業和教育、公益事業融合。本屆“華燦獎”組織了昆山旅游度假區“東方美湖·領秀江南”、蒲公英中學“學校即博物館”文創產品和華燦工場“牆咖啡”三大定向主題征集,目的是讓參賽者們的創意設計更有目標感、更具可實現性,並幫助他們實現從作品到產品、從產品到商品的轉化。

隨著“永不落幕的華燦獎”華燦(昆山)總部基地建設的啟動,李偉國對於“華燦獎”的未來有了更多期待。“我們接下來需要考慮的是怎樣通過定期舉辦‘華燦獎’的方式,帶動人才交流交往,以及促進設計產品落地。”李偉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華燦獎”能更多發揮其平台作用,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設計師能通過這一平台對接更多項目,從而吸引優秀設計師扎根昆山。“這樣才是真正的‘永不落幕’”。

為做好人才培養與孵化,本屆頒獎儀式上還舉行了第八屆“華燦獎”成果落地簽約儀式,包括定向主題征集單位與獲獎設計師簽約,華燦工場與獲獎設計師簽約,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人民政府等單位與華燦獎組委會簽訂“第九屆華燦獎定向主題征集”合作協議。“‘華燦獎’讓我交到了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的新朋友,和他們的溝通交流也讓我學到了很多。”作為與華燦工場簽約的獲獎設計師之一,程心期待著未來與“華燦獎”更多的合作可能。

團結報5月30日 3版

來 源︱微信公眾號“團結報團結網”

作 者︱李筱

專題推薦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