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要聞>>中央要聞
“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促進兩岸青年走親走近         2023年02月14日10:43

“華燦”,取意華夏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飽含著對中華文化走向偉大復興的熱切期望,寄托著中華兒女尤其是兩岸青年的創業夢想。“華燦獎”是首個作品征集覆蓋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設計類大獎,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共同主辦,至今已舉辦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鄭建邦多次出席“華燦獎”頒獎儀式並為獲獎者頒獎。

第六屆華燦獎頒獎儀式上,鄭建邦出席頒獎儀式並為獲獎作者頒獎。

“每一件參賽作品都飽含了青年們的創作激情、聰明才智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體現了高超的創作和藝術水平。”在第七屆“華燦獎”頒獎儀式上,時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表示,“華燦獎”自2014年創立以來,在匯集海峽兩岸創新資源、推動兩岸青年融合發展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

搭起閃亮舞台

兩岸青年在這裡施展才華

第七屆“華燦獎”頒獎儀式台北會場合影

“我很榮幸能夠從第一屆開始參與到現在,一路走來看著‘華燦獎’成長。”在第七屆“華燦獎”頒獎儀式的台北會場,“華燦獎”台灣地區評委、台灣藝術大學原校長謝颙丞在致辭中感慨萬千。他表示,本屆比賽來自台灣地區的獲獎作品有235件,台灣賽區青年設計師林巧蘋的空間環境設計作品《重回眷戀》奪得全場大獎令人激動。

在最近一次競賽——第七屆“華燦獎”中,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參賽作品33153件,較上一屆增長185%。經過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專業評委、產業評委評審,共評出獲獎作品911件(套),其中全場大獎作品2件(套),大陸和台灣各1件(套)﹔此外還評出了28家優秀組織單位和206位優秀指導教師。隨著“華燦獎”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兩岸青年的參賽熱情愈發高漲。

“華燦獎”不只是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青年學生與設計師熱情參與,組委會人員也是由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賽事操作團隊共同搭建,評委也由大陸與港澳台的專業評委、產業評委共同構成。競賽的巨大影響力得到了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台辦、教育部及主辦單位的高度重視。

2015年開始,“華燦獎”連續多年被國台辦列為對台交流重點項目﹔2019年,“華燦獎”納入教育部直屬單位三評一競賽保留項目清單,並被列入“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相融相通的根脈。自2014年創立以來,“華燦獎”先后以“互·融”“融·創”“融·和”為主題,用文化的力量來感召凝聚兩岸青年。“華燦獎”不僅成為兩岸青年學生和設計師思想碰撞、成果展示的舞台,更是兩岸青年增進文化交流、體驗中華文化價值、促進心靈契合的橋梁和紐帶,也大大推動了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與協同創新。

孕育華燦工場

文創成果更好轉化落地

“我們希望台灣同胞到大陸創業就業,屆時華燦工場可以通過不同的業務場景提供一站式服務與創業就業機會,希望通過華燦獎吸引更多台灣青年赴大陸發展。”華燦工場創始人、民革黨員楊學兵如是說。

2015年,為響應國家雙創號召,深化“華燦獎”活動成果轉化,在民革中央指導下,民革黨員企業發起成立華燦工場,作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服務的平台。“華燦獎”獲獎設計師可免費入駐,同時獲得華燦工場提供的創業服務,包括公司注冊、創業輔導、投資孵化以及市場對接等服務。截至目前,華燦工場已累計孵化注冊台港澳企業95家,其中台資90家,港資2家,澳資3家,共有60余位台灣青年在華燦工場實習就業,接待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參訪人員4500余人次。

華燦工場發展至今,在北京、成都、珠海三座城市落地了眾創空間,服務有意在大陸攜手打拼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去年4月,在第七屆“華燦獎”頒獎儀式上,華燦工場還正式啟動了華燦(昆山)設計中心。

據悉,華燦工場計劃在未來憑借“華燦獎”平台優勢,借由地方政府、高校及相關單位,引入更多優秀設計企業、人才落地華燦工場各地空間和設計中心,通過舉辦設計工作營和工作坊,參與城市微更新和鄉村振興,讓更多設計人才深入參與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為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設計師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台。

貼近社會發展

設計賦能推動文旅融合

隨著我國文旅融合不斷深化、文化消費持續升級的趨勢,設計已逐步轉變為重要的創新驅動力,創新設計迎來了國家政策支持與市場的雙重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燦獎從2019年起,逐步走向地方文旅融合和設計賦能方向,貼近社會發展。

“華燦獎”組委會先后與頤和園、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組委會、北京禮物品牌運營管理中心、蘇州市望亭鎮、北京市蒲公英中學等合作,推出“定向主題征集”參賽類別,促進華燦獎與地方文旅產業和教育、公益事業融合,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為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分享祖國大陸新階段發展機遇與成果搭建參與平台。

比如“華燦運河·吳門望亭”定向主題征集就以“運河十景”“吳門望亭”為創作主題,由“華燦獎”組委會與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共同發起。其中由大陸同學和台灣同學組隊設計的作品《跟著文人游吳門》是“華燦運河·吳門望亭”定向主題征集的一等獎作品,這個作品圍繞和蘇州運河十景有關聯的文人展開設計。此項征集獲獎作品多達143件。蘇州慧亭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軼霖說:“我們征集的目標是將設計師們的作品與地方文旅發展結合起來,幫助參賽者實現從作品到產品,從產品到商品的轉化。”他還表示,包括《跟著文人游吳門》在內,還有多項獲獎作品都有可能在未來進入商業落地的環節。

第八屆“華燦獎”的作品征集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新的定向主題征集昆山市推出的“東方湖區·領秀江南”,華燦工場推出的“牆咖啡”等亦吸引著兩岸青年學子和設計師的目光。

加強與城市合作

共同打造“永不落幕的華燦獎”園區

昆山市地處長三角腹地,擁有近六千台企、十萬台胞,是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多年來,昆山著力深化兩岸產業合作、金融創新、文化融合全力打造對台工作新高地,助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第七屆“華燦獎”組委會與昆山市開展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強聯合、同頻共振,共建“政產學研用”服務平台。

昆山市地處長三角腹地,擁有近六千台企、十萬台胞,是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多年來,昆山著力深化兩岸產業合作、金融創新、文化融合全力打造對台工作新高地,助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第七屆“華燦獎”組委會與昆山市開展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強聯合、同頻共振,共建“政產學研用”服務平台。

第七屆“華燦獎”落地昆山,華燦工場亦攜同“華燦獎”設計資源,在昆山成立華燦(昆山)設計中心。今后,華燦工場願依托“華燦獎”雄厚的設計資源,把海峽兩岸的設計師聚集起來,在昆山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打造“永不落幕的華燦獎”昆山園區,建成海峽兩岸、港澳地區及海外僑胞青年融合發展社區的創新樣板,推動設計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設計產業創新價值鏈,用實際行動譜寫“兩岸一家親”的生動畫卷。

《團結報》2月11日 1版

 

來 源︱“團結報團結網”微信公眾號

作 者︱譚耀華 李筱

 

專題推薦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
  • 2022兩會
  • 十三屆五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