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人物>>黨員風採
民革黨員任志洪:哪裡有需要,心理援助熱線就在哪裡         2022年09月22日09:37

圖為任志洪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18屆高等院校青年科學獎一等獎

任志洪,民革黨員,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咨詢業務負責人,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文權威期刊《心理學報》編委,曾先后獲得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共青團中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民革中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18屆高等院校青年科學獎一等獎等榮譽。

圖為2020年11月4日至5日,任志洪參加第一屆中山論壇

“這次獲獎是對我過去所做工作的肯定,未來我將繼續砥礪前行。”當得知自己榮獲青年科學獎一等獎后,民革湖北省委會常委、民革華中師范大學支部主委、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任志洪“興奮了好幾天”。這個獎是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18屆高等院校青年科學獎及教育教學獎頒獎活動上獲頒的,任志洪成為5位青年科學獎一等獎獲獎者中,唯一一位人文社科類獲獎者。對於本次獲獎,任志洪直言,感謝學校、教育部、同行專家的支持和肯定,能為民主黨派組織增光添彩感到非常榮幸。

 

初創平台

基於專業直覺 站出來毫不猶豫

“親愛的來電者,您好,歡迎致電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本次通話時長約30分鐘……”無論何時何地,當有心理援助需求的人撥通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時,都會聽到這樣一段溫柔、親切的人工語音提示。這一平台發揮了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優勢,匯聚1200多所高校和其他機構的4000多名專業志願人員,可滿足1000人同時求助,實現實時電話、語音、圖文以及AI測試等多種交流服務。任志洪便是這一智慧“心靈驛站”的主要發起人、籌建者和咨詢業務負責人。

“當時就是基於自己的專業直覺,覺得自己應該站出來做些事情,就做了。”回憶起平台籌建時的情景,任志洪言語淡然,卻透露著堅定。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0年1月2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武漢“封城”,任志洪意識到,這一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必然對公眾,特別是武漢人民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雖然任志洪自己就處在疫情風暴的“核心”,自己和家人都被隔離在家,但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一條困難叢生卻可以幫助到很多人的路——在不到一周時間內,協同團隊迅速組建起一個24小時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心理援助熱線平台。

疫情下,心理咨詢師無法與當事人面對面交流,任志洪認為,心理援助熱線的方式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很好地實現心與心的溝通。任志洪曾在2019年舉辦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上組建志願者心理援助熱線,為4.5萬志願者提供服務。在長期的教學科研中,他積累了專業的心理咨詢人才資源,有著豐厚的熱線援助經驗,但是,疫情之下組建心理援助平台卻並不簡單。傳統的熱線都是“單向遠程”,即咨詢師聚集在一起,求助者可以在異地,然而受疫情影響,咨詢師不可能再像普通熱線那樣聚在一起。“我們需要一個網絡平台,咨詢師可以在任何地方,隨時隨地為所有異地的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即‘雙向遠程’。”任志洪介紹說,當時市面上缺乏這樣的心理咨詢網絡平台。

任志洪曾學過編程,懂得一些網絡技術知識,再加上了解整個咨詢服務的過程細節,於是,他就協同專門搞信息化服務的團隊,與市面上制作客服系統的團隊合作,快速將網絡技術和心理咨詢兩種學科知識交叉,合作完成了網絡平台的搭建。2020年1月31日,心理援助熱線平台正式開通,200多名心理咨詢師和工作人員參與服務。

 

優化管理

“小事”也是大事 解難題不畏艱苦

開通15天后,受國家衛健委委托,心理援助熱線平台成為湖北省衛健委唯一官方熱線平台,同時被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列為官方推薦的熱線平台,咨詢師人數擴展到600人﹔開通24天后,被教育部指定為唯一官方授權心理援助平台,並冠名“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開通一個多月后,設置專線,為全球海外留學生、華僑提供心理支持……在疫情暴發的危急關頭,心理援助熱線平台的開通如“及時雨”一般滋潤著處在困境中的人們,發揮著防范和化解心理危機風險的作用。

任志洪除了睡覺時間,幾乎全天候守在心理援助熱線平台旁,隨時掌握平台運行狀況,同時協調各方參與者,召集例會、組織督導和培訓,充當著“發動機”“降壓藥”“潤滑劑”等多種角色。在高強度工作和壓力下,他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短短一個月就瘦了十多斤”。

“組建這個平台,對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要投入好多時間精力。”任志洪說,“怎樣把平台管理好、運行好”是他經常思考的問題,平台運行過程中每天會面臨很多未知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存在於某一個細節或者“小事”裡面,“小事沒做好,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起初,咨詢者打進熱線平台,會首先聽到由智能機器人發出的語音提示指導語,有的人不喜歡機械的聲音,還沒等轉人工,便匆匆挂了電話。如何讓咨詢者感受到更多的溫暖?任志洪“腦洞大開”:咨詢師的聲音也許就是求助者最想聽到的聲音。於是,他組織舉辦了一場最美指導語線上大賽。300多名咨詢師參賽,用自己的聲音將指導語讀出來,經過多輪評選,評選出三條“最美最甜”指導語,並將這三條指導語直接應用於熱線平台。任志洪介紹,熱線平台採取新的指導語后,沒等轉人工就挂斷的現象大大減少,解決了影響平台持久運行的一大隱患。

為保障平台高效運行,任志洪帶領團隊不斷對服務、管理、組織等方面進行完善和優化。平台專門制定了針對心理咨詢師的包含操作規范、咨詢規則等在內的管理手冊,將咨詢師使用平台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不過,很多心理咨詢師不愛認真閱讀手冊,會不斷向平台的‘小秘書’詢問操作問題。”任志洪帶領團隊對管理手冊的每一頁每一行進行編號,這樣,有咨詢師來問“小秘書”時,就直接告訴咨詢師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第幾頁第幾行,節省時間,之后他們還開發了智能查詢系統,輸入關鍵詞,即可找到操作方法。與此同時,平台也通過組織網絡化考試的方法,激勵和督促咨詢師對平台規則的了解和掌握。“通過不斷添加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管理手冊已經從最開始的幾頁達到現在的近百頁了。”任志洪說。

 

創新機制

奉獻並成長著 專業化彰顯態度

一條熱線,連接著心理咨詢師和求助者,而一個熱線平台的背后,是推動心理咨詢師和求助者科學、高效對接的整個平台運營團隊。據悉,兩年多來,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呼入超過13萬人次。“協調4000多名心理咨詢師開展心理援助,這對平台建設來說是一大挑戰,幾乎沒有任何可借鑒的經驗。”任志洪介紹說,平台的長期進步和提升至關重要,為此,平台內部專門設置多個專家組,聚集國內外88個資深專家,建立每周討論和督導機制,及時策劃預防風險、應對危機的各種方案,以滿足平台持續發展需要。“督導的同時也有培訓,平台還會邀請國內危機干預和熱線咨詢的專家,定期給咨詢師提供專業培訓,提高咨詢師的專業技能。”任志洪說。

在咨詢專家組的指導下,針對咨詢業務的執行,任志洪帶領團隊組建了4個工作組,包括審核督導培訓組、咨詢過程管理組、綜合服務組和網絡技術組。以審核督導培訓組為例,督導是對咨詢案例進行指導的過程,通過復盤和討論,能夠提升心理咨詢師處理各種咨詢案例的能力。任志洪介紹,正是平台為心理咨詢師帶來的這種“成長性”,有助於降低咨詢師的助人倦怠,也保障了平台擁有著充沛的志願服務人才資源。

“我們一般是排班表格一上線,立馬被‘搶空’,平台上的心理咨詢師志願服務的熱情高漲。”任志洪告訴記者,平台為心理咨詢師制定了輪班制,分期征召心理咨詢師,每三個月為一期,在每期中,一個咨詢師通常被安排每周或隔周值班一次,每次3-4個小時,科學靈活的輪班制讓咨詢師可以自由選擇服務時間,也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奉獻。此外,平台還通過舉辦征集咨詢感人故事分享大賽等一系列活動,增強咨詢師參與感。

當咨詢師遇到可能危及求助者生命的危機個案時,需要幫助怎麼辦?平台設置有危機干預支持小組,該小組可以提供危機情況下相應的輔助支持,幫助咨詢師及時呼叫110、120等,以避免嚴重危險事件的發生。“自成立以來,平台緊急處理的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的危機事件有1500多起,挽救了許多心理援助求助者的生命。”任志洪說。

在一次次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任志洪帶領團隊創新探索出大規模協作的網絡咨詢流程、組織和運作模式。“更細致、更專業、更設身處地——這是我們志願咨詢師的職責所在,也是我們熱線平台力求達到的目標。”任志洪說。

 

匠心科研

心中有國有民 求創新不斷探索

通過集成融媒體呼叫中心技術和心理咨詢流程,實現電話、語音和圖文等多種交流方式,集成人工和人工智能兩種服務形態﹔通過咨詢師培訓及督導管理、后台數據監控與分析、危機干預等功能體系,完善網絡心理咨詢運作流程﹔基於互聯網平台,探索建立“政府部門指導-高校建設管理-專業資源協同-持續規范服務”(GUPS)重大公共事件應急心理援助協同工作模式……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在為群眾提供免費心理援助的同時,也實現了技術集成、運作流程、管理模式等方面創新,並推動了相關領域研究的進步。而這,也是任志洪及其團隊將科研成果應用於實踐服務的創新探索。

據了解,任志洪還曾被邀請在美洲心理學會和美國心理學會等國際心理學大會上作專題報告,推介中國心理學抗疫的經驗做法。疫情防控常態化后,響應國家“健康中國 2030”行動計劃,任志洪參與制定了系列網絡心理援助的規范與標准,助力國民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

目前,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已經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學習強國以及部分發生熱點風險事件相關地區的教育系統網站等網絡入口,及時為大中小學師生及家長、防疫工作一線醫護人員、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員、社區工作者等提供心理科普、心理疏導、心理自評等服務。“哪裡有需要,熱線平台就支援在哪裡。”任志洪說,當某些地區有突發性災害時,熱線平台會第一時間定向服務於這些地方。

“科研工作者要心中有國心中有民,以祖國需要為出發點,滿足國家和人民的需求。”任志洪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囑托,並將其作為自己工作的准則。近年來,他致力於培養心理咨詢與治療人才﹔融合臨床與咨詢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交叉學科,專注於心理疾病的數字化干預、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效果及作用機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社會心理援助等領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等多項國家級課題﹔在中文核心期刊及SSCI/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

 

熱心服務

助力向上向善 新征程初心如一

作為一名民革黨員、一名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任志洪在做好學術科研的同時,始終堅持竭盡所能為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等方面工作作貢獻。基於科研與實踐成果,任志洪所撰寫的10多篇報告被中央和省部級採納,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

“我提交的報告都跟我專業密切相關,主要是聚焦在心理健康領域。”任志洪說,他會經常結合十多年的心理學領域專業基礎和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求助者所反饋的問題,以及社會熱點現象,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尋找解決辦法並積極建言獻策。同時,他也會最大程度發揮熱線平台所匯聚的專家資源優勢,將自己的建言初稿征求同行專家的意見,從而進一步修改完善,提高建言獻策的專業化水平。“每當看到我的建議能夠在更大范圍發揮作用,能夠更大程度推動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向上向善發展,我都會由衷地感到高興。”任志洪說。

2015年,任志洪加入民革。“自2011年起,我曾多次參與或舉辦推動兩岸心理治療領域學術交流的會議和論壇,當了解到民革一直以來為加強海峽兩岸溝通與交流貢獻力量時,我就順理成章加入了民革,希望更好地推進海峽兩岸心理學的學術交流。”任志洪回憶道。

在採訪中任志洪也多次表示非常感謝民革組織對自己的關心和支持,民革提供的參政議政機會和通道,讓他能夠更好地發揮優勢,將科研成果更好地轉化為對社會經濟發展、對提升人民幸福感有積極作用的成果,為國家和社會貢獻智慧和力量。

任志洪十分關注心理援助對推動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積極開展心理科學宣講。受湖北省衛健委的委托,任志洪正在隨州、荊門和孝感等地,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中小學,有序組織開展420場心理科普講座,助力疫情常態化后的社會心理康復與重建。

“時光匆匆如水逝,未來不遠,日子長新。”任志洪動情地說:“未來,我還將發揮專業優勢,繼續做好心理健康領域參政議政,著力推進心理援助服務鄉村振興、加強兩岸心理咨詢領域學術溝通與交流等工作。”

團結報9月20日5版

來 源:《團結報》

作 者:趙亮

專題推薦

  • 組織換屆
  • 2022兩會
  • 十三屆五次會議
  • 民革微信公眾號

    友情鏈接

    中共中央統戰部| 全國政協辦公廳|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建國會| 中國民主促進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國致公黨| 九三學社|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全國工商聯| 歐美同學會| 黃埔軍校同學會| 中華職教社| 新華網| 中新社|
    人民網| 團結網| 人民政協報| 中國政協新聞網| 中華工商時報| 中國網中國政協頻道| 中華南社學壇| 畢節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