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講堂第一期現場
7月17日,民革中央舉辦第一期中山大講堂。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民革中央副主席谷振春出席。民革中央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付悅余主持。
李惠東、谷振春出席
首期大講堂活動邀請民革江蘇省委會常委、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長范一中,作題為“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的天文之光”的講座。范一中回顧了人類認識宇宙的歷程,介紹了我國空間天文科學家們在實現2035年將我國建設成科技強國戰略目標征程中付出的不懈努力。
范一中作講座
民革中央計劃定期舉辦中山大講堂,結合新形勢新任務開展相關培訓,系統提升干部的知識儲備厚度、創新能力水平。通過學習和思考提高綜合素養、提升履職能力,並在工作中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切實為建設高素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作出貢獻。民革中央機關、團結報社、團結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各地民革省級組織機關干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參加活動。
現場互動
中山大講堂現場
背景鏈接
今年是民革履職能力建設年。日前召開的民革十四屆十一次中常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講話強調,當前,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難啃的硬骨頭一點都不少。我們必須勇於迎難而上,敢於向最難之處攻堅。民革以中國共產黨為師,民革黨員和機關干部要加強學習,緊跟形勢發展不斷更新觀念,提升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