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要聞>>高層動態
劉家強: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新征程上團結奮斗的強大動力         2025年07月07日09:12

與中國共產黨同頻共振、開展好“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是各民主黨派以黨為師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途徑。

一、學規定的重點是要突出政治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中共中央八項規定以小切口推動管黨治黨發生格局性變化、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極大增進了包括各民主黨派在內的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奮斗的政治共識。作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一粒扣子”,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從制定到實施、從破題到深化,本質上都是政治建設的具體實踐,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四兩撥千斤”的高超政治智慧和中國共產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定力。

民主黨派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要在學規定中突出政治引領,引導激勵廣大成員把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檢驗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試金石,從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取得的顯著成效中堅定以黨為師、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決心,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引領航向,致力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和多黨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二、強作風的核心是要走好群眾路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制定和落實八項規定,主題和導向正在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而作風建設的核心,就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以優良作風在群眾中廣泛凝心聚力,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認真履職盡責。

作風建設是執政黨建設的永恆課題,也是參政黨自身建設的長期任務。民主黨派作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共同創造者,同樣需要把走好群眾路線作為強作風的核心,樹牢履職為民情懷,站穩人民立場,虛心向群眾學習,習慣受群眾監督﹔提升履職為民實效,發揮獨特優勢,針對民生福祉認認真真謀實招,圍繞群眾訴求兢兢業業干實事,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責任擔當。

三、樹形象的關鍵是要做到以上率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在各個方面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是一種有效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新時代以來,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的開局破題也好,中國共產黨的作風建設的強力推進也好,無不堅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關鍵就在於發揮了“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

開展主題教育,是樹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在此過程中,要將“學規定”的政治要求轉化為“強作風”的具體實踐,實現主題教育從“思想洗禮”到“行動自覺”的質變,最終高水平樹立起參政黨形象,同樣必須堅持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這就要求民主黨派的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切實扛起主責、堅持以身作則,主動對標對表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各黨派內部紀律處分辦法,帶頭嚴約束、轉作風,帶頭補短板、提能力,以自身在“學規定”“強作風”上的“頭雁效應”,共同努力樹立起參政黨廉潔自律、風清氣正、務實進取的形象,不斷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新征程上團結奮斗的強大動力。

(民革中央副主席 劉家強)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