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要聞>>中央要聞
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 李惠東代表民革中央作大會發言         2025年06月26日16:10

6月24日下午,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6月24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14位全國政協常委圍繞“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大會發言。其中,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李惠東代表民革中央發言提出,深化農業技術推廣改革創新,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技術服務與產業需求有效對接。

深化農技體制機制改革 助力農業強國建設

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李惠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由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構成的兩股力量,在農技推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著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農技推廣的改革創新。

建議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政策措施協同、制度模式創新,健全農技推廣協同服務機制,構建農技推廣新型服務體系,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技術服務與產業需求有效對接。

一、創新服務體系體制機制。以縣域為基礎,推進基層農技推廣管辦分離,實行“行政主管部門+專業機構”二元管理模式﹔建立“縣級總站+區域中心站+村級服務站”三級網絡,推行“一業一策”特色產業服務包制度。

二、構建新型合作服務模式。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市場補充服務”的混合農技供給模式,成立區域性農技服務聯盟﹔培育經營主體,設立農技服務創業扶持基金,建立農技服務保險制度。

三、完善動態運行管理機制。建立需求響應機制,推行“農民點單、機構派單、專家接單”服務模式﹔改革考評機制,建立“服務對象滿意度+技術到位率+產業貢獻度”三維評價體系﹔建設全國統一的農技服務大數據平台。

四、強化人才隊伍保障機制。用足用實用好“編制池”,搭建“縣管鄉用、區域調配”的管理架構﹔完善獎勵激勵機制,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職稱評審制度﹔實施“農技人才振興計劃”、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工程等,進一步補齊能力短板,優化隊伍結構。

五、加速形成工作合力。政府部門統籌推動,科研機構創新驅動,社會組織協調聯動,大型企業聯合帶動。

(來 源:新華社、人民政協報)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