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舉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在北京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首任主席李濟深誕辰140周年,深切緬懷他波瀾壯闊的偉大一生和為國家民族所作的杰出貢獻,學習繼承他堅定不移的政治追求和竭誠奉獻的高尚情懷,持續推進民革自身建設,進一步匯聚致力於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
李濟深主席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民革的主要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140年前,1885年11月6日,李濟深主席出生於廣西蒼梧一個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他自幼好學,抱負遠大,很小的時候就立下了“但令身許國,何必列王侯”的遠大志向。他潛心求索救國之道,毅然投筆從戎,在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思想的感召下,投身民主革命陣營。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光明磊落、竭誠奉公的優秀品質,使他深得孫中山信任和倚重,先后擔任粵軍第一師參謀長、師長,西江善后督辦,黃埔軍校副校長等職。隨著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李濟深主席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主張,聯絡各方力量,發動著名的福建事變,與中國共產黨攜手反蔣抗日。全面抗戰爆發后,他先后出任戰地黨政委員會副主任、軍事委員會桂林辦公廳主任,推動國共合作。桂林失守后,在中國共產黨支持下,他毅然回到已經淪陷的家鄉,指導、組織當地的抗日武裝斗爭。抗戰勝利后,李濟深主席“萬方多難上廬山”,當面敦勸蔣介石停止內戰,力倡和平建國。1947年初,他見和平無望,在中國共產黨支持下,輾轉到達香港,積極聯絡各方力量,創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李濟深主席帶領民革積極響應,冒險北上解放區,參加新中國籌建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李濟深主席的一生,經歷了從晚清到新中國的滄桑巨變,他熱愛國家熱愛人民,不斷追求進步,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中華民族已經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李濟深主席畢生追求的理想已經變成了現實。
——今天,我們紀念李濟深主席,要著重繼承他帶領民革全黨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高度政治自覺,不斷增強政治能力。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領導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一名參政黨黨員,要想做到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各種重大考驗面前都能“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離不開過硬的政治能力。作為民革首任主席,李濟深有著杰出卓越的政治能力,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光輝榜樣。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公開發布“五一口號”﹔5月1日,李濟深主席收到毛澤東主席信函,當即表示歡迎﹔5月3日,召集在香港的各民主黨派負責人討論“五一口號”﹔5月5日,領銜與何香凝、沈鈞儒、郭沫若等12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聯名致電毛澤東主席,並發表聯合通電,表示完全贊同。從5月8日起,李濟深主席邀集在港的各民主黨派代表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連續召開座談會,就如何召開新政協、建立新中國等問題,公開發表意見和主張,公開發表響應“五一口號”的聲明。新中國成立后,他帶領民革積極參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運動,身體力行帶頭開展思想政治學習,加強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甚至在去世之前,他還諄諄告誡民革全黨同志: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要讓后人在這個原則問題上永遠和我們保持一致,代代相傳。這是他波瀾壯闊一生的經驗總結,是對民革全黨的殷殷叮囑和政治交代,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能力和水平。我們必須好好領悟,認真踐行,確保薪火相傳、初心永不變。
——今天,我們紀念李濟深主席,要著重繼承他高舉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旗幟,以孫中山思想為橋梁和紐帶,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的崇高信念。李濟深主席早年深受孫中山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的感召,追隨其投身革命。孫中山逝世后,李濟深主席率先提議在廣西梧州修建孫中山紀念堂。解放戰爭時期,李濟深主席高舉孫中山先生旗幟,籌建民革、開展軍事策反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李濟深主席堅持繼續高舉孫中山精神旗幟,團結民革黨員、推動祖國統一。在民革四大籌備過程中,李濟深主席一再堅持《章程》中務必體現“發揚孫中山先生不斷進步的革命精神”的相關表述,大會決議和閉幕詞都要體現希望台灣國民黨軍政人員不忘孫中山先生愛國精神等內容。在他去世前幾天,還留下“我與全民宏願在,及身要見九州同”的詩句,表達對祖國統一的濃烈渴望。民革即將迎來成立80周年,我們一定要將李濟深主席無時或忘、念茲在茲的這一優良傳統、基本特色不斷發揚光大,並結合具體實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今天,我們紀念李濟深主席,要著重繼承他關心民革、關心同志的卓越風范,凝聚起全黨力量,持續建設高水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李濟深主席擁有崇高的聲望,被朋友和民革同志親切稱為“任公”。他連續擔任第一至四屆中央主席,直到逝世,這是中國共產黨對這位親密朋友的充分尊重和認可,是民革全黨對這位創始人的充分尊重和認可。他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崇高的威望,源於他關心民革、關心同志的無私奉獻,源於他凝聚民革力量、投身復興偉業的責任擔當。在籌建民革過程中,他推動民聯、民促等國民黨民主派組織的聯合,后來又為維護民革團結殫精竭慮。新中國成立后,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李濟深主席用了很大時間精力整頓組織、發展黨員。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民革黨員數量增加了兩倍以上,並在全國建立了兩個大行政級、20多個省市級組織及許多其他地方組織,民革面貌煥然一新,具備了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組織基礎。他注意關心民革同志,幫助他們加強教育改造,團結起來一起為新中國貢獻力量。我們要繼承李濟深主席夙夜在公的高尚品格,不斷推進民革自身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畫好最大同心圓。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續寫出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剛剛勝利閉幕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准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的歷史主動,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民革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把“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貫徹好實施好,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貢獻力量。
一是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進一步把好政治方向。我們要始終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李濟深主席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形勢和任務時,高度重視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高度重視加強政治學習,帶頭學習政治、發表文章,領導民革中央成立了學習委員會等專門機構,創辦了黨刊黨報《民革匯刊》《團結報》,帶動全黨思想政治工作進入全新的階段,可謂殫精竭慮。我們要學習李濟深主席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繼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注重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凝聚政治共識,進一步把民革打造成學習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二是要深化“四位一體”建設,進一步強化自身素質。去年以來,民革全黨上下以“四位一體”建設為抓手,深入挖掘和整理民革前輩優良傳統,充分利用革命博物館、民革教育基地等各類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統一戰線和民革歷史教育,教育引導廣大民革黨員在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砥礪強國復興之志,形成了“熱氣騰騰”的濃厚氛圍。我們要以厚重、鮮活、生動的歷史,講好李濟深主席等民革前輩的故事。由於長期的高負荷工作,從1956年起,李濟深主席的身體狀況開始下降。他毫不在意,仍舊一心扑在工作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李濟深主席主持召開多次座談會、常委會,研究和落實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社會聯系工作委員會、和平解放台灣工作委員會工作,決定設立民革文史資料收集整理委員會,親自兼任主任。就在去世前幾天,他還在醫院病床上對一些重要工作進行一一交代,並提出民革要繼續高舉孫中山旗幟。他對民革事業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我們要把李濟深主席的故事融入到“四位一體”建設中,使其更加深入人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是要鞏固“履職能力建設年”成果,進一步提高履職本領。今年是民革“履職能力建設年”,全黨上下都在進一步提高履職的質量和效能,扎實推動履職工作再上新台階。60多年前,在李濟深主席領導下,民革中央成立了以邵力子為主任的理論政策研究委員會,研究社會主義建設基本理論問題,夯實履職的理論基礎。1955年,黨和國家編制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一五”計劃,李濟深主席發表了《為勝利的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斗》一文。1956年,黨和國家作出了爭取和平解放台灣的主張,李濟深主席立即領導民革行動起來,修改正在籌備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文件,並作出決議,發表《告台灣軍政人員書》。接著,成立民革中央和平解放台灣工作委員會,採用多種方式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要以李濟深主席為榜樣,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著力提升“3344”工作體系效能,積極履職盡責,充分展現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
四是要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進一步樹牢規矩意識。要繼續貫徹“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要求,不斷鞏固“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推動民革作風建設走深走實。新中國成立后,李濟深主席作為國家領導人,配備了專車,但他隻作為工作用車,從來不允許家人使用。一次,他發現有家人搭便車,立即給予嚴肅批評。他重視家風建設,出國訪問途中,還抽出時間寫信教導子女。他支持兒子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上前線保家衛國,榮立戰功。他親友故舊很多,家庭開銷大,經濟上經常捉襟見肘。朝鮮戰爭爆發后,李濟深主席帶頭表示支持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並全部捐獻變賣香港房產所得。我們要學習李濟深主席重視作風建設、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鍥而不舍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關鍵少數”務必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嚴守政治規矩,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勝利召開歷歷在目,二十屆四中全會又吹響了“十五五”開篇的號角。我們要以紀念李濟深主席為契機,不忘初心、傳承弘揚優良傳統,銳意進取、持續推進自身建設,以全新的面貌和奮發的姿態,擔負起黨和國家、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投入到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不負偉大新時代!
(本文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11月6日在紀念李濟深同志誕辰14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