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王世杰代表民革中央作大會發言。以下為發言摘登。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重點研究“十五五”規劃建議問題,旨在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堅決擁護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十四五”期間,我國強大國內市場優勢顯著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60%左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特別是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加速向發展型、品質型升級,2020年至2024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長9.6%。2024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6.1%,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對人均消費支出增長的貢獻率達63%,為增進民生福祉、加快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關於“十五五”期間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等重要部署,我們建議:
一、強化服務消費法治保障。完善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加快填補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人工智能等新興消費業態法律空白,同步修訂電子商務法、廣告法等,構建統一法律框架。強化跨部門監管協同、信息共享、聯合執法,探索建立服務消費市場監管大數據平台。完善服務消費糾紛訴調對接、行刑銜接等機制,推動糾紛化解全流程在線化、智能化,支持服務消費領域公益訴訟、小額訴訟,有效暢通維權渠道、降低維權成本。
二、完善服務消費配套政策和標准體系。全面梳理清理制約服務消費的政策措施,避免針對特殊群體、違規行為的限制措施擴大化。健全消費統計制度,及時公布服務消費數據,輔助精准施策。優化消費補貼發放機制,適時將文旅、體育、家政、培訓等服務消費納入支持范圍。加快服務消費標准化建設,建立標准實施效果動態評估與快速修訂機制,確保標准持續適配發展需求。制定消費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定期發布各地區消費環境評估報告,為消費者提供客觀透明的消費參考。
三、創新服務消費場景和平台載體。緊扣數字化、綠色化、品質化發展潮流,進一步健全城鄉服務消費網絡及功能,著力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與業態跨界融合,加快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等消費新場景。總結推廣“中國農民豐收節”“草莓音樂節”“蘇超”等成功經驗,鼓勵各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強化互動合作,舉辦特色鮮明的服務消費主題活動。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支持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境,引領全國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四、豐富優質多元服務消費供給。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需求,推動醫療、養老、托幼、家政等服務提質升級,加快培育健康管理、旅居、研學等新業態。順應個性化消費新趨勢,引導文化娛樂、旅游休閑、體育運動、餐飲購物等服務向創意性、沉浸式、定制化發展。深化服務業對外開放,拓展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探索將更多服務消費領域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進一步優化入境旅游產品,加強國際化服務能力建設,打造多語種服務平台,加大小語種服務供給,全方位提升境外游客便利度。
(來 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