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要聞>>地方要聞
數智賦能清風勁 同心同向譜新篇——浙江民革組織書寫“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生動篇章     王曉紅    2025年10月20日09:37

“警鐘長鳴,每位同志腦子裡都要有一根警戒紅線。”8月26日,在民革浙江省委會十四屆十九次常委(擴大)會議暨省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暑期讀書會上,一堂主題教育報告會正在進行,這也是省委會自開展主題教育以來的第二次廉政警示教育報告會。

今年4月至8月,民革浙江省委會按照民革中央部署要求,以“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為契機,緊扣“同心同廉”工程建設目標,創新運用“民革長征同心雲”數智化平台,推動主題教育與清廉建設深度融合,掀起了一場覆蓋全省民革組織的作風建設熱潮。從省委會的頂層設計到11個市委會的特色實踐,浙江民革以數智化賦能為筆,以紅色基因傳承為墨,書寫下主題教育的生動篇章。

數智平台筑基石——打造主題教育新高地

“每月清廉提醒已更新,請各位黨員查收學習……”5月的第一個工作日,浙江民革黨員的手機上紛紛收到了來自“民革長征同心雲”平台的推送。這個集學習、監督、展示於一體的數智化平台,正是省委會推進主題教育的核心載體。

打開平台新增的“同心同廉”版塊,八大欄目內容豐富、功能清晰:清廉報道選登實時更新全省各級組織的活動動態,警示教育合集通過視頻圖文強化震懾,優秀案例展示為基層提供“可復制”經驗,每月清廉提醒精准對接主題教育節點……自活動開展以來,平台訪問量節節攀升,“廉雨清風”專欄收錄的清廉書畫、微視頻等作品頻頻獲得點贊,相較以往參與度覆蓋面大大提升。

“現在廉政教育指尖一點就能學案例、看警示,還能在線參與支部評價,這種方式太接地氣了!”省直文化基層委黨員李小明的感受道出了數智化平台的獨特優勢。依托該平台,省委會實現了三大突破:廉政教育覆蓋全省萬余名黨員,做到“一個都不能少”﹔處級實職干部廉情年檢數字化,系統自動生成風險報告,讓隱患無所遁形﹔內部監督流程全程公開,黨員信任感顯著增強。

紅色根脈強引領——激活傳統教育新動能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浙西南開展游擊戰爭,留下了‘堅定信念、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在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民革麗水市委會開展了沉浸式教學,黨員們身著紅軍軍服,聆聽革命先輩與黨外人士風雨同舟的故事,將“學規定”的要求融入紅色歷史情境。

麗水民革的實踐是浙江民革依托紅色資源深化主題教育的縮影。全省各級組織深挖本地紅色富礦,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教育品牌:嘉興市委會以“紅船啟航地”為依托,在嘉興起義史料陳列館接待學習團隊20批次、7萬余人次,讓多黨合作歷史成為鮮活教材﹔衢州市委會整理朱君毅、葉元龍等5位本地民革先賢事跡,通過“先賢故事分享會”引導黨員賡續優良傳統﹔台州市委會在三門縣蔣如琮故居設立初心教育基地,100余件實物史料生動展現民革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的光輝歷程。

浙江民革還結合重要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全省各級組織精心策劃系列活動:金華市委會組織“民革林”種植活動,黨員們揮鍬鏟土、栽種樹苗,在勞動中感悟“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寧波市委會開設“烽火記憶”專欄,7期內容被《團結報》轉載,其中《李濟深與浙東抗戰》一文受到廣泛關注﹔舟山市委會組織新黨員赴岱山開展“我講民革前輩故事”活動,青年黨員在講述中筑牢信仰之基。

文化潤物無聲,廉潔正氣自來。全省民革黨員積極參與廉政文化創作,126件作品入選各級展覽,其中麗水市黨員的《清風圖》、衢州市黨員的《出淤不染自清廉》等5件作品亮相“2025浙江省統戰系統廉政文化書畫作品展”。紹興市委會依托邵力子先生創建的明強學堂舊址,打造“同心同廉”教育基地,青年黨員在這裡上“入黨第一課”,扣好廉潔履職的“第一粒扣子”。

上下聯動聚合力——彰顯地方實踐新特色

7月30日,浙江杭州建德市大慈岩鎮千荷園內,一場別開生面的“廉”主題教育微黨課活動熱烈進行。這是民革杭州市委會“百名黨員講百場微黨課”2025年度的首場展示,13位民革黨員化身主講人,圍繞“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與實踐經驗。

全省各市級組織立足本地實際,形成了各有側重、各具亮點的主題教育格局:

杭州以“微黨課”為抓手,將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案例講解,並結合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開展“沿著民革前輩足跡 重走抗戰路”線上健行活動,以“微”行動激勵民革黨員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唯實惟先、砥礪前行﹔

寧波聚焦“學、傳、查、改”四環節,建立9方面問題清單,聯合市紀委監委出台廉政風險預警機制,推動四種監督形態協同聯動﹔

溫州在洞頭區開展“之江同心·兩岸一家親”祖統沙龍暨浙裡華燦·台灣青年參訪交流活動,著力聚焦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對台交流聯絡三大領域,靶向破解實際難題﹔

嘉興創新“四個一”活動載體,警示教育片觀看、廉政講座、知識競賽、專題調研環環相扣,監督委員會辦公室實體化運作,“主委有約”活動收集落實黨員建議31條﹔

湖州組織“情系留守兒童”等社會服務活動,將主題教育與履職實踐緊密結合,推出黨員線上沙龍7場﹔

紹興堅持領導班子“第一議題”、中心組研討、“流動思政課”三位一體領學,班子成員赴基層宣講11次,“紹興民革”公眾號推出主題教育專欄報道23條,基層組織發稿60余篇﹔

金華制定詳盡方案,要求班子成員至少作一次交流發言,4幅廉政書畫作品在省市展覽中亮相,常態化開展紀律教育,以“關鍵少數”帶動“重要多數”﹔

衢州深挖“四省通衢”地域特色,江山、衢江“同心同廉”教育基地獲民革中央肯定,黨員創作的廉政作品入選省級展覽﹔

舟山緊抓理論學習中心組這一關鍵,舉行3次專題學習會,邀請黨校專家講授《廉政心理學》,組織“群島青圃營”學員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

台州邀請檢察院副檢察長作警示教育講座,設立首批“民革同心驛站”,完善臨海監獄等基地“建、管、用、育、廉”全生命周期建設。

常態長效固成果——探索制度建設新路徑

“要做好主題教育整改落實‘后半篇文章’,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既注重解決問題,更注重建章立制。”在省委會暑期讀書會上,民革中央副主席、浙江省委會主委吳晶對主題教育“后半篇文章”提出了具體要求。

風險防控機制的創新是這次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的一大亮點。省委會通過“民革長征同心雲”平台,實現黨員違紀違法信息實時捕捉、風險隱患動態排查。寧波市委會率先建立“黨員廉政風險預警指數”,強化黨員日常管理,推動黨委全面監督、統戰職能監督、監委監察監督、黨派內部監督協同聯動、一體運作。

基層監督體系的完善同樣可圈可點。省委會印發《民革支部清廉建設工作評價指標(試行)》,從“組織建設、制度執行、黨員管理”等6方面設置28項具體指標,試點支部率先開展在線自評,省委會后台研判,形成“支部自查-市委會督查-省委會抽查”的監督鏈條。嘉興、紹興等地在基層組織換屆中首次全面配備內部監督員,實現監督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浙江民革將持續優化“民革長征同心雲”平台功能,探索“AI廉政助手”智能答疑、廉潔履職數字畫像等新應用,推動主題教育與“同心同廉”工程深度融合、常態長效。

從錢塘江畔到甌江之濱,從西子湖畔到東海之島,浙江民革各級組織正以主題教育為引領,將作風建設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能。在這片浸潤著“紅船精神”的土地上,同心同向的旋律愈發激昂,風清氣正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