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要聞>>地方要聞
謀劃組織發展新篇 探索履職提效路徑——民革湖南省委會履職能力建設調研行紀實         2025年08月21日13:34

為深入貫徹民革中央“履職能力建設年”部署要求,近期,民革湖南省委會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四位一體”建設專題調研。調研組深入踐行“基層有所呼,省委會必有應”的行動理念,聚焦核心任務,抓實調查研究,力促成果轉化。調研行程貫穿省市縣三級組織,覆蓋黨員之家、教育基地、黨員企業等關鍵節點,以腳步丈量實情,以對話傾聽心聲。通過精准繪制“班子結構、人才分布、履職效能”三維圖譜,為全省組織工作校准航向﹔創新構建“問題共商、資源共用、成果共享”協同機制,探索省市組織同題共答、同頻共振的新范式。調研足跡所至,凝聚了基層共識,沉澱了履職經驗,激發了制度優化動能,為湖南民革地方組織注入澎湃活力。

坐下來 深入談 體制機制再創新

調研組實地走訪民革湖南省各市委會機關,以“解剖麻雀”之精神深度調研。通過察看辦公環境、文化建設、設施配備,查閱工作台賬,與機關干部深入交流,全面掌握組織發展、參政議政及機關運行狀況。

在查閱組織檔案資料時,調研組同志指著規范細致的檔案盒,與負責黨籍工作的干部交談:

——“‘一人一檔’的規范管理,為精准培養人才打下了好基礎。你們在實際錄入和調取數據中遇到過哪些難點?”

——“確實在數據維護時效性上有過壓力,后來我們優化了流程,實行了動態更新機制,現在既保障了信息鮮活,也提升了組織管理的效率。”

各地民革機關呈現的規范有序、務實高效、昂揚向上的風貌,是湖南民革組織建設成果的生動體現。調研組在肯定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工作品牌的同時,聚焦薄弱環節精准指導。強調機關建設須以“規范、活力、效能”為核心導向,通過完善制度體系、激發人才潛能、深化履職實踐,切實增強機關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與責任擔當,推動湖南民革各級組織在服務大局中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

調研期間,調研組還與各級民革機關干部、基層黨員代表及全國示范支部骨干、民革榜樣人物也進行了座談交流。在一場場座談會上,民革湖南省委會系統聽取了各地在思想、組織、履職能力與制度建設融合推進方面的創新實踐。

“我們不僅提交了關於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提案,更動員支部黨員每年開展調研走訪,提交提案建議,參與民主監督、社會幫扶等活動。”全國示范支部、民革衡陽市委會華新總支主委劉臘梅拿出厚厚一沓資料,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她主持的“履職微團隊”如何將黨派履職與本職工作深度融合,“履職不是空中樓閣,植根於專業,服務於社會,才最有生命力!”劉臘梅朴實而富有激情的話語引來一片贊同的掌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少基層結合自身實際,創新了獨有的履職“傳家寶”——長沙“干部全鏈條培養”、湘潭“撤調並建”、常德“四維聯動”、衡陽“領導班子聯系支部輪值制”、永州“引進來,走出去”、邵陽“積分賦能”、株洲“黨員之家”社區共建、岳陽“錦時閱讀文化空間”、益陽“榜樣人物”示范引領……調研中,民革湖南省委會對這些創新做法給予高度評價,並針對制度銜接、青年黨員培養等共性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路徑。現場研討氛圍熱烈務實,智慧火花持續迸發,為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串家門 察實情 功能作用有突破

民革黨員之家,不僅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也是履行民革職能的基地、組織黨員活動的園地。民革湖南省委會調研組深入考察各地民革黨員之家建設運營情況,了解到各地基層組織依托此陣地,還創新開展了不少支部交流、社會公益、書畫創作等活動。

在長沙,走進瀏陽市二支部黨員之家的大門,調研組便被門口的本地特色農產品展銷櫃吸引。正在整理產品的民革黨員小李熱情介紹:“這個家可不只是開開會,是我們民革黨員和對口聯系村的鄉親們的連心橋!上次我們策劃的農產品直播就在這裡舉辦,跟進了不少訂單。”調研組拿起一本翔實的工作日志翻看,裡面記錄了多次下鄉調研、助農活動的點滴。

通過走訪調研,民革湖南省委會了解到,各級組織結合地域特色,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建“家”用“家”模式:長沙助力鄉村振興共建、衡陽深度融合“祖統文化”、湘潭惠及民生送醫施診、邵陽依托前輩舊居煥發“故居新蘊”、株洲探索社區共享共建、常德鏈接民革前輩陳列館、岳陽融合書畫院搭建文化陣地、益陽結合非遺共筑“家”韻、永州構建“女書文化”交流橋梁等。

調研組充分肯定了民革黨員之家在凝聚共識、激發活力、展示形象方面的顯著成效,強調未來需持續優化陣地,深化“黨員之家+”模式,融入數智賦能,將其打造成為思想政治建設的核心陣地、參政履職的重要平台、黨員活動的特色載體。

樹德山庄是著名愛國將領唐生智故居,作為民革黨史教育基地,這裡保存著唐生智推動湖南和平解放等愛國事跡。調研組行至此處,不禁為當年地下工作的驚心動魄和前輩們的智慧勇氣深深折服、心懷崇敬。

調研組表示,要以更高站位推進故居系統性保護與創新性利用,深入挖掘其歷史價值和時代內涵,鼓勵青年民革干部學習思悟,將其打造為展示民革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新窗口”、宣傳多黨合作制度的“活教材”,使之成為凝聚共識、薪火相傳的生動課堂。

訪企業 話擔當 責任同行創未來

聚焦民革黨員企業的創新實踐與社會貢獻,調研組深入各地考察,在長沙,先后走訪了艾臣生物科技、湘韻百果緣民宿等企業,重點關注其科技創新與鄉村振興融合實踐﹔在益陽,考察怡康養老·鹿園康養社區,對其在社會養老服務領域的示范作用給予了肯定﹔在湘潭,調研了臻和亦康醫療集團及中山畫院雲樵子藝術空間,詳細了解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以及文化藝術服務社會的生動實例﹔在常德、永州等地,重點考察天發石油液化氣、騰順物業等民革黨員企業,關注能源、民生保障等相關領域的發展情況。

在湘潭臻和亦康醫療集團的一次性醫用耗材智能化生產車間,企業創始人、民革黨員尹藝霖指著高速運轉的生產線說:“我們堅持質量第一,產品不僅供應國內,還出口海外。疫情最緊張的時候,我們24小時連軸轉保供應,這是民革黨員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調研組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鼓勵企業應立足行業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服務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建設中彰顯民革擔當。

此次深入調研,既是對湖南民革基層組織建設的深度把脈,更是建設“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新時代參政黨地方組織的生動實踐。調研以戰略思維謀劃組織發展新篇,以創新實踐探索履職效能提升路徑,通過系統性梳理、精准化研判,為湖南民革打造高水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地方組織貢獻智慧方案。

以此次調研為起點,民革湖南省委會將聚焦換屆節點,夯實人才梯隊基礎,完善制度機制,筑牢組織建設根基,創新協同路徑,釋放履職聚合動能,強化內部監督,嚴守紀律規矩防線,統籌推進“四位一體”建設,在深化政治交接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強化省市聯動中激發組織活力,奮力譜寫湖南民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