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北京市政協社法委組織召開“加強‘老老人’服務保障,持續優化基本養老服務”協商座談會,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王紅出席並講話。
王紅表示,要深刻認識北京市加強“老老人”服務保障、持續優化基本養老服務的重要意義,推動以首善標准做好新時代首都老齡工作。助推多元共治,為加快構建廣覆蓋、高質量、社會化、可持續的養老服務新機制、新模式多出“實招”“好招”。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形成養老協商議政“連續劇”,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為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民革北京市委會常委、石景山區醫療保障局局長李鳳芹作了題為《多方聯動加快完善北京市康復體系建設》的發言。她建議,統籌多部門資源協調推進醫養結合﹔優化資源配置,加強遠郊區縣康復機構建設﹔引導二級醫院向康復醫院轉型﹔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范圍,完善保障標准與服務清單﹔將康復護理崗位納入緊缺人才目錄﹔加大智能康復設備採購補貼,推廣康復機器人、智能監測設備應用。
民革北京市委會社法委副主任、國家法官學院教授胡雲紅作了題為《以更優法治加強首都“老老人”服務保障》的發言。她建議,在《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中增設“適老化改造技術標准”條款,明確智能監測設備的安裝標准,針對平房區制定“胡同適老化改造導則”,允許在保護風貌前提下改建無障礙坡道、公共助浴點等﹔修訂《北京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設定探視義務量化底線﹔建立完善涉老政策適配性審查,制定涉老政策前評估其對核心區、副中心、生態涵養區的差異化影響,防止“一刀切”導致政策難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