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雲南
楊學英:洱海之濱舞壇“常青樹”     曾永會    2023年04月27日14:45

今年77歲的楊學英擁有比實際年齡更顯年輕的氣質和容貌,她身段苗條、動作敏捷,這都得益於常年練舞。作為雲南著名白族傳統舞蹈藝術家,楊學英長期致力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劇的傳承和民族民間文藝保護利用,並取得不俗成績。由於楊學英對傳承弘揚民族文藝作出的突出貢獻,先后入選《中國文藝家傳集》《大理州志·人物志》等。

抹不去的“疼痛記憶”

楊學英從小能歌善舞。一次,學校組織文藝演出,楊學英的出色表現,引起了大理市吹吹腔劇團團長何為華的注意。他一路打聽,找到楊學英家。楊學英原本出身名門,后因故家道中落。由於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何為華的到訪自然不受楊家待見,楊父禮貌而堅定地回絕何為華說:“我家再苦再窮,也不會讓女兒去當‘戲子’。”惜才的何為華不忍錯失學藝的好苗子,再三登門拜訪,終於打動了楊學英的父母。

1960年,15歲的楊學英進入大理市吹吹腔劇團,開始系統學習白劇。白劇包括吹吹腔和大本曲,來源於明代的弋陽腔,用嗩吶吹奏,同時做舞蹈身段,按行當分為生、旦、淨、末、丑。楊學英剛入劇團,就被鎖定為“花旦”“刀馬旦”的角兒。演刀馬旦需要扎實的舞蹈功底,楊學英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練晨功,晚上睡覺時,也要躺在床上吊腿。

拉筋和下腰是舞蹈基本功,練習時也最為痛苦。在練功房裡,楊學英把腿壓在欄杆上,不一會兒,“直線”就變成顫抖的“曲線”。“啪!”老師的棍子精准地打在“曲線”上,隨之響起一陣慘叫。練習下腰時,楊學英頭頂著腰,變成一張“彎弓”。老師伸出手,在她的腰上用力按壓,骨骼發出“咯噔咯噔”的痛苦“呻吟”。“幾十年過去了,如今一回想起來,還是覺得疼。”回憶學藝時光,勾起了楊學英的“疼痛記憶”,她皺起眉頭,不由自主地揉了揉腰。

用辛苦的訓練換來精湛的技藝,楊學英逐漸成長為劇團骨干。1962年,楊學英隨團到昆明演出,憑借優異表現贏得省文化廳領導的青睞,並將她引薦給吹吹腔大師李春芳和大本曲大師楊漢。得到2位名師的真傳,楊學英的白劇造詣更上一層樓。

搶救民族民間文化勢在必行

楊學英在農村長大,在她的童年記憶中,村裡設有戲台,每到春節等大型活動,都會表演吹吹腔傳統戲。村民辦理婚喪嫁娶等事宜,也會請當地民間藝人到家裡通宵唱大本曲。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迪斯科風靡全國,大理城裡陸續開起舞廳,農村也深受影響。楊學英下鄉時發現,到處彌漫著喧囂的西洋音樂,再也沒人唱白劇,甚至有人當著楊學英的面說:“白劇是‘四舊’,土得很。”把她氣得直哭。

輾轉難眠幾夜,楊學英決定向相關單位反映情況,想辦法讓人們重新認識民族民間文藝之美。1981年至1982年,由大理州文化局(今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大理州首屆大本曲講習班”“大理州首屆吹吹腔講習班”開課,楊學英擔任教學組組長並授課,培養出一大批民族文藝工作者。經過不懈努力,大理的大街小巷、鄉間原野又響起了白劇悠揚的曲調。

除了被西洋音樂搶佔地盤外,民族民間文藝還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大多數民族音樂、戲劇、舞蹈都靠祖輩言傳身教,沒有文字記載和錄音錄像。20世紀80年代初期,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決定成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項目,對戲劇、音樂、舞蹈等10項內容進行集成編輯,各地迅速開展這項工作。

楊學英被抽調到州文化局,擔任《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雲南卷》白族舞蹈副主編、《白族民間舞蹈》副主編。楊學英和4名同事深入洱源縣尋找民族舞老藝人、收集整理素材資料。工作組走遍了洱源的山山水水,餓了就吃一口干糧,渴了就喝山間的溪水,在洱源縣一待就是7個月。

工作條件很艱苦,但更難的是如何把動態的舞蹈動作“印”在書上。聰明的楊學英想出了辦法:她一邊跟隨老藝人學習舞蹈,一邊用畫“火柴人”的方法速記舞蹈動作。編寫書籍時,除了文字表述外,楊學英還一邊跳舞一邊講解動作,讓同事將舞蹈動作畫成白描圖,有助於讀者理解。經過多年努力,《洱源縣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卷》付梓出版。

傳承與創新融合發展

在深刻感受民族民間文藝之美的同時,楊學英也思考用新方式呈現民族服飾魅力。一天,她在電視上看到 T 台走秀表演,忽然靈感迸發。“民族民間服飾展演!”她興奮得大叫,趕緊找來紙筆,寫下創作初稿。

為編排好節目,楊學英深入南澗縣、巍山縣的民族聚居村。晚上,她和村民們一邊聊天一邊吃烤玉米,聊到盡興處,大家圍著火塘“打歌跳菜”。生動的場景為楊學英帶來了豐富的創作靈感,讓她嘗試把民族歌舞元素融入服飾展演。在1988年的“三月三”民族文化節上,由楊學英編排的民族民間服飾展演博得滿堂喝彩,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比賽獎項。

馳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歌舞”也是楊學英的得意之作。1988年,楊學英到北京參加公婆家的家庭聚會。為給初次見面的親人們准備一份特殊的見面禮,楊學英想到了大理白族三道茶。“頭苦二甜三回味……”聚會上,楊學英表演完白族歌舞后,現場沏茶並介紹三道茶的含義,大家贊不絕口。回到雲南后,楊學英將民族傳統藝術與白族茶文化結合,編創出腳本,並拿出積蓄購置服裝、道具,聘請演職人員,編排出“白族三道茶歌舞”。1989年,“白族三道茶歌舞”首演,得到觀眾高度評價。1992年,“白族三道茶歌舞”進京展演,登上國家級演出舞台。如今,“白族三道茶歌舞”已成為大理的一張文化名片,在全州30多個景區進行表演,為大理州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退休后,楊學英將時間和精力專注於弘揚白族三道茶文化和民族民間文藝,由她撰寫的《白族舞蹈融入“三道茶”的研究發展》一文,入選《大理歷史文化百講精選》,《白族霸王鞭舞》《白族民歌》等文章也收錄於《南詔大理》等書中,通過文字的承載讓民族民間文藝長存。

專題推薦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