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浙江
 90后農創客汪琰斌:走出“三農”新“稻”路     蔣蕊瑤、朱敏敏    2023年01月13日18:23

委員名片

汪琰斌,浙江省政協委員、寧波市鄞州區政協委員,浙江民革黨員,鄞州區姜山歸本水稻農場負責人,浙江省農創客發展聯合會會員。曾獲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全國“風鵬行動·新型職業農民”、寧波市最美90后等榮譽。

“我這次參會帶來了我們農場立體種養的稻田雞,活雞不好帶,就帶了最新的包裝。”汪琰斌在他的數字化農場裡,不僅數字化種植水稻,還搭建了雞糞肥田、田長稻谷、余稻喂雞的立體循環農業。“上市一個月,我們就有10多萬元的收入。”

“我是一個新農人,特別關注農業發展,如何用科技的力量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是我們年輕一代的責任與使命。”汪琰斌說。

90后的大學生為什麼會選擇畢業去種田?

“我喜歡農業,今天你洒下多少汗水,明天它就會給你多少回報。”懷抱著這樣的理念和信念,2013年,汪琰斌毅然回到家鄉鄞州,承包了姜山鎮陳介橋村的900畝農田,取“回歸本心”之意,創辦歸本農場,成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

當時,滿懷信心的汪琰斌正准備在廣闊的農田裡大展拳腳,但現實給了他一個下馬威:由於沒經驗,七成的秧苗因高溫高濕而腐爛。插秧時,又因為地沒整平導致秧苗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拜全國勞動模范盧方興為師,積極參加農業科技培訓,學習掌握農業種植專業知識,甚至將住所搬到了田頭,晚上伴著虫鳴入睡,白天聽著公雞打鳴起床……那時候的汪琰斌成了朋友眼中的“怪人”,卻逐漸成為稻田的“朋友”。

借力互聯網+與數字農業,通過“掌上農場”平台,基本實現田間管理智能化﹔

成立歸本農業專業合作社,擴大農場規模,實現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環節的專業化分工﹔

擴展產業鏈,讓彩色油菜花基地變身為“網紅”打卡地,開“直播帶貨”讓更多農產品上網銷售,與中小學簽約成為研學基地讓更多孩子親近農村了解農業……

十年間,堅信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的汪琰斌帶領團隊敢闖敢拼,積極引進先進農業技術,聚焦農業前沿科技與消費市場,走出了一條“三農”新“稻”路。

如今,在歸本農場基地,整齊擺放著一排農用機械:插秧機、收割機、烘谷機、植保飛機……從催芽、種植到管理、收獲,全程機械化運作讓農業生產發生了質變。目前農場配套農機設備超過60台,種植面積比剛創業時大幅增加,農場效益顯著提升,完成所有操作僅需要7名員工,還不到之前用工量的一半。

農場年糧食種植面積達5500畝次,實現糧食總產量近3000噸,畝產高於周邊平均水平10%,年產值近900萬元。

汪琰斌還發起成立了鄞州區農創客聯盟,帶領一批與他年紀相仿、熱愛農業的創業者,一起在產業鏈延伸上做文章,解鎖農業發展新路子。同時,他還成立了農機作業服務中心,幫助周邊農戶開展農機作業,為貧困農民提供就業創業機會,帶領他們走向共同富裕。

“有些農戶缺設備、缺技術,我們進行統一收購、加工,幫助實現標准化種植﹔有些農戶銷路不暢,農場幫助他們銷售﹔還有些農民想從事農業生產,我們也會排摸給他們提供合適的崗位。”汪琰斌說。

汪琰斌說,作為來自農業農村基層一線的90后種糧大戶,他將為廣大農民代言,為“三農”發展發聲。

“我參加省兩會的第一件提案,關注的是農業提效,怎樣讓每畝土地有更高的產值,走綠色高效的路子。”汪琰斌認為,立體化栽培、一二三產聯動等高質量提效方式,是農業持續吸引年輕力量、優質資本的根本動力。

“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科技強農的隊伍裡來,可以敲得了電腦也揮得了鋤頭,一起加入到新農人的大家庭,管好老百姓的‘米袋子’,鼓起農民‘錢袋子’,真正實現稻花香裡說豐年。”這是汪琰斌一直努力並且將繼續奮斗的目標。

(來源:聯誼)

作者:蔣蕊瑤、朱敏敏 攝影:蔣蕊瑤、朱敏敏 核稿:劉丹萍

專題推薦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
  • 2022兩會
  • 十三屆五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