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民革前辈朱学范(1905—1996)诞辰120周年。回顾朱学范的革命生涯,他为中国工会的团结统一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邮务职员到劳工领袖
朱学范早年就读于上海圣芳济书院,1924年在经过笔试、口试等严格程序考核后,被上海邮局录取为邮务生,先在各个部门实习,逐渐熟悉了卖邮票、分拣信件、收包裹、开汇票等各项工作,后到栈房间做工。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朱学范在上海邮局栈房间动员全体职工募捐支援罢工工人,并被公推将捐款送到上海总工会。在上海总工会,朱学范得到李立三亲自接待。李立三向朱学范了解邮局职工的动态,鼓励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关于这次短暂见面,朱学范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在我面前的李立三已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工人领袖,却这样亲切平常地同我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8月,上海邮局职工发动罢工,迫使当局承认邮局职工组织合法地位、提高邮务职工待遇。罢工结束后,上海邮务工会成立,朱学范当选为栈房间工会小组代表。这是朱学范参加工人运动的开端。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期间,朱学范与邮局职工一起参加了这一伟大斗争。1927年底,第五届上海邮务工会委员会成立,朱学范当选为执行委员兼交涉科科长。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国民党政府采取的不抵抗政策,朱学范代表上海邮务工会参加了由上海工人、店员组织的抗日救国联合会,担任调查科科长,开展抵制和查验日货运动。
1931年12月,上海市工界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上海特别市总工会(后改称上海市总工会),推荐朱学范等人为工会执行委员。1932年1月,淞沪抗战爆发后,朱学范以上海邮工童子军训练部部长的名义,召集以童子军为骨干的上海邮工抗日义勇军紧急全体会议,成立邮工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募集捐款、粮食和药品,支持十九路军抗战。他还组织成立直属中国红十字会领导的上海邮工救护队,亲自担任队长,开展救护和运送伤兵工作。
淞沪抗战结束后,朱学范即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自此至1937年一直领导着上海市总工会工作。朱学范所担任主席的是上海市总工会,而非上海总工会,这里只有“市”一字之差。上海总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925年五卅运动中诞生的,大革命失败后被迫转入地下。在负责上海市总工会工作期间,朱学范在上海工人、店员中组织了一个半公开的工人抗日救国团体——勇进队,亲自担任队长,除平时进行教育和军事训练外,还积极参加、支持中国共产党秘密组织领导的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
1948年,朱学范在黑龙江佳木斯五一纪念大会上讲话。
团结全国工人进行抗敌斗争
1935年,朱学范参与组织成立中国劳动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初期,中国劳动协会是一个受国民党控制的劳动文化团体。1936年6月,朱学范作为中国劳工代表出席第二十届国际劳动大会,这是其首次站在国际工运舞台。发言中,朱学范着重强调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经济落后、中国工人困境的最主要原因,着重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走私活动的危害。
也是此次会后,朱学范转道苏联,在莫斯科秘密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李立三。李立三对朱学范说,现在国难当头,工会要团结,有事大家商量办;全国工人要联合起来,反对日本的侵略;工会要为工人办事,希望双方的工会合作。此次会晤对朱学范产生深远影响,以至多年后其回忆说:“这次会晤,使我对中国工人团结抗日,国共两党工会的合作的前景,心里有了底盘,对我以后在工人运动中坚持团结统一,坚持国共合作,反对分裂工人运动,反对破坏工人团结,反对阻挠国共两党合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按照周恩来指示,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派刘群先、廖似光于1938年初,同朱学范取得联系,经反复酝酿,决定共同发起组织“全国工人抗敌总会”,以便广泛团结全国工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掀起全民抗战新高潮。3月5日,中国劳动协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联合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等地劳工团体,在武汉发起建立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以期统一工人组织,发动全国工人抗敌运动,增加抗敌力量。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成立后,迅速组织宣传队、剧团、歌唱队、讲演会、时事学习班等,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遗憾的是,国民党政府拒绝批准中国工人抗敌总会正式成立。5月2日,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的筹备工作被迫结束。
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受挫,并没有打消朱学范促进中国工人运动统一的决心。1939年,朱学范正式当选为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同年,朱学范在参加完第八届国际工会联合会代表大会和第二十五届国际劳工大会回到重庆后,便到八路军办事处拜会周恩来。当朱学范提出中国劳动协会愿意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在工会国际活动中开展合作的想法时,周恩来立即表示同意。同年12月,中国劳动协会在重庆召开第二届年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加入中国劳动协会的决议。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派廖似光为代表出席了这届年会,并当选为中国劳动协会常务理事。
作为国民党政府认可的“中国工会”代表,朱学范频繁参加国际劳工会议,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传播中国工人抗战声音,组织发动国统区工人群众团结抗战。1941年10月,朱学范在国际劳工组织非常会议上,阐述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敦促各国加强援华抗战的力量。他还把绣着“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击溃法西斯侵略者”字句的锦旗赠送给国际工会联合会,表示中国工人与各国工人共同打败国际法西斯侵略的决心。1945年2月,朱学范在世界工会代表会议上,应邀作了两次发言,详细阐述了中国尤其是中国工人在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中的巨大贡献,提出战后日本应将从中国强占的全部领土归还中国、日本天皇应受到审讯和惩罚、日本必须对中国作出相应赔偿等建议,得到大会充分认可。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以团体会员的形式加入中国劳动协会。1945年9月,朱学范竭力促成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邓发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世界工会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朱学范当选世界工联副主席、执行委员,邓发当选为世界工联执行委员会候补执委、理事会理事,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刘宁一当选为世界工联候补理事。
1946年1月,朱学范在征得邓发意见后,发表了二十三条政治主张,明确提出反对独裁、追求民主的政治立场。四八空难后,中共中央确定由刘宁一接替邓发的工作,继续对朱学范作统战工作。周恩来对刘宁一说:“这个人(指朱学范)有一定的见识,他看到国内进步力量的发展,广大工人的要求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他倾向于爱国,举办过一些进步事业,赞成民族统一战线、工人统一运动……我们一方面要帮助他本人进步,另一面帮助劳协的干部和他所影响的群众进步,内推外拉,逐步推动他前进,这不是一个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工运统一的前途问题。”
1946年8月6日,国民党重庆市总工会非法“接收”中国劳动协会在渝附属机构、逮捕劳协干部,制造了震动全国的重庆“八六事件”。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给予朱学范有力声援,刘宁一通过《新华日报》发表谈话,《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群众》等报刊及时进行报道,支持朱学范及中国劳动协会的进步活动,揭露反动当局暴行。在多方斡旋下,反动当局不得不退还所“接收”机构、释放被捕人士,但仍保留对朱学范的“公诉”,意图迫使朱学范屈服。
1946年10月,国民党擅自决定召开“国民大会”,遭到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反对和抵制。在劳工界,国民党不断逼迫朱学范发表公开声明,极力拉拢其参加“国民大会”。朱学范在与刘宁一多次深入谈话后,最终决定出走香港,发表《反对排斥解放区工会出劳协和反对伪国民大会的声明》。在中共党组织帮助下,中国劳动协会很快在香港重建总部,恢复出版《中国工人》,在上海的部分劳协干部也陆续来到香港。
1948年1月,朱学范在伦敦发表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公开拥护消灭蒋政权的民主革命、拥护废除封建制的土地改革、拥护一切为民主而奋斗的政治力量、反对魏德曼计划及马歇尔计划。随后,朱学范根据中共党组织安排前往东北解放区。2月28日,朱学范抵达哈尔滨。第二天,朱学范致电毛泽东、周恩来,表示:“范深知这一行动,不只是我个人的问题,更相信还有不少真正孙中山信徒和广大爱国人士,都要向这一方向前进,并肩作战,在你们的领导下,斗争到底,获得最后胜利。”李济深曾说,朱学范的这份电报,是“第一份代表民革向中共中央领导人表示接受他们领导的电报”。3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复信朱学范,称:“欣悉先生到达哈尔滨,并决心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共同事业而奋斗,极为佩慰。我们对于先生的这一行动,以及其他真正孙中山信徒的同样的行动,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快速熟悉解放区,朱学范专门到绥化、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参观矿区、发电厂等十几家大小工厂。考察结束后,朱学范专门写成《新东北的新气象》一文,在《人民日报》《东北日报》上发表。此番旅行,解放区的新气象深深地感染了朱学范,他不由得感叹:“解放区工矿是工人的家庭,工会是工人的学校,解放区人民得到温暖、愉快、民主、自由,在欢笑着迎接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的建设。”
邓发与朱学范(右)在马尼拉合影(出自朱学范《我的工运生涯》)
推动重建中华全国总工会
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原定于1948年6月在哈尔滨召开全解放区工人代表大会。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后,朱学范认为在工人阶级和工会方面,面临着成立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构问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全国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统一领导成为坚强的阶级力量,才能获得革命斗争的胜利。朱学范及时把这个建议告诉李立三和大会筹备委员会,大会筹备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致东北局的指示,同意由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中国劳动协会等共同发起召开此次会议。7月31日,大会筹备会议正式作出决议,把这次大会定名为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由大会产生的全国工会组织恢复历史上的名称,定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
1948年8月1日至22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关于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报告的决议》《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等重要文件,恢复并重建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劳动协会以团体会员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会议期间,朱学范所作《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报告前后历时9小时,以其亲身经历及无数具体实例,说明国民党统治区职工团结一致英勇斗争的情景。8月22日,朱学范代表大会主席团致闭幕词,概括了大会的主要成就,指出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的空前大团结和空前的胜利。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恢复重建,实现了全国工人阶级的大团结和全国工人运动在组织上的统一,对于充分发挥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作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和担负起新中国的建设任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朱学范的工作安排,中共中央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前即进行了慎重研究。5月14日,周恩来起草中共中央致东北局电,指出:“全国工代会的主要议题可预定为四项:劳动纲领或大纲;大会宣言;全国总工会章程;选举。全总执委人选问题,拟以陈云任主席,李立三、朱学范任副主席,刘宁一任秘书长或副主席。”周恩来特别说明,陈云的主要工作是主持工业建设,全总的实际工作可由李立三、刘宁一与朱学范合作。8月7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并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党组电,强调会议“应表现出我党代表与非党代表的合作精神,不要只有党的活动而看不见非党人士与我们的共同活动。尤其对朱学范更应如此”。10月1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正式选举陈云为全国总工会主席,李立三、朱学范、刘宁一为副主席。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后,朱学范领导积极响应大会号召,通过在国统区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人员,组织国统区工人尽力保护机器,阻止和妨碍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迎接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到达后,工人立即恢复生产,为恢复城市正常生活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慎重考虑,朱学范认为中国劳动协会已完成历史使命,没有保存原来组织从事活动的必要。1949年11月6日,中国劳动协会代表会议在北京开幕,朱学范致开幕词,明确表示在这次会议上将决定结束劳协的组织。会议期间,刘少奇、李立三、刘宁一均到会发表重要讲话。刘少奇指出:“中国劳动协会在中国工人运动中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它的工作结束后,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组织各种工会,团结全国人民,把国家建设好。工会工作做好了,不仅对工人有利,对生产有利,而且对全国政治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使全国其他阶级服从工人阶级的领导。这是工人阶级的最大利益。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统一,全国人民的团结和统一,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11月10日,中国劳动协会代表会议闭幕,在宣言中表示要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随时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参加各地各种工会的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团结统一事业和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事业奋斗到底。
至此,中国劳动协会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工会和全国工人阶级完全统一于全国总工会领导之下,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朱学范则继续担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为新中国工会事业持续奋斗。
(龚华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