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四川,秋意漸濃卻依舊生機盎然。9月12日至19日,一支以台灣中青年為主體的參訪團踏上這片土地,開啟了一場圍繞“自然之美”“人文之韻”“歷史之思”的深度交流之旅。從樂山大佛的奇觀到九寨溝的仙境風光,從大熊貓基地的萌趣互動到抗戰歷史的深刻回望,8天時間裡,參訪團跨越四川樂山、九寨溝、黃龍、成都,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大陸發展活力,在雙向交流中拉近心靈距離,為兩岸中青年交往注入了溫暖而堅實的力量。
沉醉自然奇觀——在山水之間筑牢共同家園認同
在樂山,參訪團成員登臨觀景平台,近距離仰望依山而鑿的巨型佛像——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樂山大佛,聽導游講述唐代工匠歷時90年建造大佛的艱辛,以及歷代修繕保護的歷程。“一面是險峻的山體,一面是奔騰的岷江,古人能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出如此宏偉的工程,太了不起了!”一位台灣青年感慨道。
而九寨溝則為參訪團成員們帶來了另一種震撼。“沒想到九寨溝的水真的像照片裡那樣,美得讓人挪不開眼!”參訪團成員站在五花海旁,忍不住發出這樣的贊嘆。作為本次行程的核心自然景觀之一,九寨溝景區的深度游覽讓團員們沉浸式感受了“人間仙境”的魅力。團員們沿著棧道緩緩前行,不時停下腳步拍照,生怕錯過任何一處美景。
此外,峨眉山的“峨眉天下秀”、黃龍的五彩鈣化池也為自然之旅增添了豐富色彩。在峨眉山,團員們沿著山道登上金頂,在庄嚴的佛像前,大家自發地放慢腳步,不少人雙手合十,圍著佛像輕輕轉圈,用各自的方式表達敬意。在黃龍,五彩池如同散落在高原的寶石,陽光照耀下呈現出藍、綠、黃等多種色彩,讓大家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從樂山大佛的厚重庄嚴到九寨溝的靈動山水,從峨眉山的禪意悠遠到黃龍的奇幻色彩,自然奇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不僅帶來了視覺享受,更讓參訪團深刻體會到:兩岸同胞共同擁有的這片土地,有著壯美的風光,這份“共同的家園記憶”在每個人心中悄然扎根。
深化人文互動——在交流中拉近兩岸心靈距離
如果說自然之美讓參訪團領略了四川的“顏值”,那麼人文互動則讓他們讀懂了這片土地的“溫度”。在民革四川省委會舉辦的歡迎晚宴上,民革四川省委會的代表與參訪團成員圍坐在一起,溫暖的氛圍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喜歡同樣的明星、熱愛相同的美食、賞過同一輪明月……“這些藏在生活裡的‘血濃於水’從來都不是口號。”民革中央副主席、四川省委會主委歐陽澤華在歡迎晚宴致辭中說,“希望大家回到台灣,主動打破沉默,打開格局,把真實的大陸聲音、深厚的大陸情誼、廣闊的大陸機遇,主動傳遞給更多島內親友,做理解與信任的傳播者,做兩岸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之前對四川的印象大多來自媒體,今天和大家面對面交流,才發現兩岸同胞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其實很相近。”一位台灣團員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參訪,更是讓團員們期待已久。“圓滾滾的大熊貓抱著竹子啃食的樣子,瞬間治愈了所有疲憊!”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參訪團成員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團員們先后參觀了成年大熊貓館與幼年大熊貓館,看著大熊貓或悠閑踱步,或嬉戲打鬧,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可愛瞬間。而隨后的專題交流座談會,則讓這場體驗從“觀賞”升級為“對話”與“共鳴”。
基地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大熊貓知識、繁育技術以及兩岸在大熊貓方面的交流成果,參訪團成員則分享了自己與大熊貓的故事,並與大陸朋友攜手共畫一幅畫,在互動中拉近了關系。一位“首來族”團員分享了自己去台北動物園看“團團”“圓圓”的經歷,這次能來到大熊貓的故鄉和大熊貓進行近距離接觸,讓她既驚喜又感動。
“祖國大陸和台灣的關系就像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一樣,不管走到哪裡,台灣同胞和祖國的血脈都連在一起。”一位團員的分享,讓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回望抗戰歷史——在銘記中凝聚民族精神共識
當參訪團在煙火氣中感受兩岸同胞的情感聯結時,一場關於歷史記憶的回望,更讓這份聯結有了厚重的精神底色。抗戰歷史的回望,從一場觸動人心的影像之旅拉開序幕。
在參加同憶崢嶸歲月·共促民族復興——兩岸共話抗戰記憶主題交流活動期間,參訪團首先共同觀看了電影《南京照相館》。影片以一家普通照相館為視角,以小人物的命運折射出大時代的苦難,讓在場的參訪團成員深受觸動。不少團員悄悄擦拭眼角的淚水,觀影結束后,現場陷入短暫的沉默。這是對歷史的敬畏,是對同胞的共情,也為后續的紀念活動奠定了深刻的情感基調。
隨后,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活動正式開啟。活動現場,參訪團團長、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鄧哲偉以“同憶崢嶸歲月,共促民族復興”為題發言。“今天,我懷著無比庄嚴與感恩的心情,站在這裡,與各位一同緬懷八十年前那場關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戰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鄧哲偉深情回顧抗戰歷史,“正是軍民同心,才換來了最后的勝利。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鑄造的奇跡,是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貢獻。”
如果說電影與紀念活動是對歷史的情感喚醒,那麼四川建川博物館的參訪,則讓團員們通過實物史料,與抗戰歷史進行了一次“零距離”對話。
在中國壯士群雕廣場前,團員們與大陸同胞一同獻上鮮花、鞠躬致敬,將對先烈的緬懷與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深深鐫刻在心中﹔在中流砥柱館,通過場景復原與多媒體展示,團員們系統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團員們放慢腳步,認真閱讀每一段文字說明,不時駐足討論。“之前看電影、聽發言,已經很受觸動,現在看到這些實物,才真正明白當年的抗戰有多艱難,先烈們的犧牲有多偉大。”一位青年團員感慨道。
8天的四川之行,充實又感動。這場交流之旅,讓台灣中青年看到了一個真實、立體、鮮活的大陸,也在參訪團成員心中種下了“兩岸一家親”的種子。“我相信時間和正義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統一的目標終將實現。”一位團員向記者說。
(來源:團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