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笑得很好看,笑得很儒雅,我卻看出了眼淚。”這是浙江民革視頻號那條“銘記歷史 致敬英雄——用AI‘復活’抗戰英雄,跨越時空重現生動面容”視頻下的一條留言,這位讀者年逾60,而她的爺爺已經離開她近40年了。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今年5月以來,民革浙江省委會發起“銘記歷史·同心奮進——老兵照片征集計劃”活動,面向全社會征集浙江籍或在浙抗戰老兵的個人肖像、戰斗合影、生活場景等各類相關照片,並提供老兵姓名、所屬部隊、抗戰經歷等細節。
征集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社會各界響應。民革浙江省委會組建專業團隊,挑選照片,一方面通過無損公益修復技術,修補照片裂痕、還原褪色色彩,讓模糊的歷史影像重獲清晰﹔另一方面,借助AI“動態照片”技術,讓靜態的老兵影像“活”起來——原本定格在老照片中的抗戰英雄,在技術賦能下緩緩眨眼、露出微笑,仿佛從過去走來。
8月25日上午,浙江展覽館內氣氛庄重而熱烈,“銘記歷史·同心奮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浙江民革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開幕式隆重舉行。活動中,通過AI動態技術讓抗戰老兵老照片“復活”的特別環節,以跨越時空的震撼呈現,打動了現場 200余名參會人員,成為整場活動的情感焦點。
“爺爺,請您放心,我們會努力像您一樣,活成一個堅守初心、平和坦蕩的人。”民革黨員白帆來到活動現場,接受主持人的採訪時說,她是抗戰老兵蔡熾甫的后人,當看到大屏上的外公向她揮手時,她情不自禁熱淚盈眶,“家裡人看到AI復原的外公,都說就是外公年輕時的模樣。”
這些“復活”的影像片段與浙江省逸仙書畫院藝術家創作的百余幅抗戰主題書畫作品一道,在浙江展覽館組成主題展覽,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打造出沉浸式的歷史教育課堂。
曾經模糊在老照片中的身影,以鮮活的姿態“重現”,讓展廳中的觀眾直觀感受到了抗戰歲月裡中華兒女的熱血與擔當。一位老兵后代在影像前駐足良久,紅著眼眶表示:“看到先輩‘動’起來的那一刻,感覺歷史離我們特別近,這不僅是對先輩的致敬,更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他們為民族解放付出的犧牲,這份精神力量會一直傳承下去。”
民革中央副主席、浙江省委會主委吳晶表示,80年前,無數中華兒女以血肉之軀筑起抵御外侮的鋼鐵長城,民革前輩們與中國共產黨攜手抗戰,為民族獨立作出重要貢獻,此次通過技術手段讓老兵照片“復活”,正是為了讓歷史不再蒙塵,讓年輕一代能更直觀地觸摸歷史、銘記英雄,為多黨合作事業凝聚起同心奮進的力量,彰顯“銘記歷史,方能更好前行”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