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第一實驗小學的報告廳裡座無虛席。學生們尚未開學,報告廳裡為何如此熱鬧?
原來,台下端坐的“學員”並非學生,而是來自全縣的333名中小學校長及副校長,大家目光灼灼地聚焦講台,民革河南衡水市委會精心籌備的“中小學校長能力提升培訓班”,正在這裡進行授課。
在為期3天的培訓中,這些深耕基層教育一線的管理者暫時放下日常校務,以學生的身份沉心學習。課堂上,大家奮筆疾書記錄干貨,課間圍坐交流辦學困惑,課后分組研討實踐方案……這場跨越千裡的教育“充電”,不僅讓校長們汲取了推動學校發展的新動能,更凝聚起共謀納雍教育提質,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大共識,為當地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事實上,衡水與納雍的教育情緣在2024年便已結下。那年暑期,納雍縣24名高中教師及校長曾赴衡水開展為期9天的交流學習,深入衡水中學、衡水二中等名校課堂,親身感受衡水基礎教育的教學氛圍與管理精髓。一年后,這場教育對話迎來“升級版”——民革衡水市委會邀請以衡水中學黨委書記郗會鎖為代表的6名專家教授和一線名師,攜手科技企業科大訊飛,帶著系統化、深層次的課程來到納雍。
本次培訓聚焦校長隊伍建設的核心需求,課程設置既涵蓋辦學理念、教育家精神、校長職業生涯規劃等頂層設計,也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與管理數字化轉型等現實議題。“好的教育就是精神喚醒”,郗會鎖在《衡水中學辦學理念實踐》分享中道出教育本質﹔衡水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興光深入剖析校長職業發展三階段,為校長成長與學校發展指明路徑﹔針對青少年心理問題,衡水中學心理教研室主任王麗娜從理論到實操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為校長們應對復雜育人環境提供了實用工具箱。
“此次培訓有力度、有溫度、更有效率,郗會鎖書記的治學理念讓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 一位鄉鎮中心校校長感慨道。3天的培訓中,參訓校長們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大家紛紛表示,通過3天的系統學習,不僅更新了教育理念,還提升了戰略規劃、課程創新及問題解決能力,將把所學應用於學校管理實踐,推動學校規范化、特色化發展。
此次培訓僅是民革衡水市委會教育幫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民革衡水市委會聚焦助力納雍“補短板、夯基礎、保增量、促提升”,制定教育幫扶工作計劃,深入開展“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工作。2024年至今,按照民革河北省委會安排,民革衡水市委會主委崔海霞3次帶隊前往納雍開展幫扶工作,與納雍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等部門進行了深入交流,實地走訪了部分中小學校及鄉村幼兒園,了解到當地中小學校在師資水平、校園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短板,部分鄉村幼兒園、小學教輔教具短缺。
在此基礎上,民革衡水市委會積極發動全市民革組織、黨員及社會力量,多次組織教師培訓、致富帶頭人培訓、物資捐贈等活動,持續深化兩地交流合作。今年3月,市委會多方籌措資金,向納雍縣部分幼兒園及小學捐贈圖書16000余冊、安全書包100個,總價值33萬元,為改善學生學習條件、豐富課余生活提供助力。
“幫扶納雍工作永遠在路上。”崔海霞表示,民革衡水市委會將進一步強化幫扶責任、完善幫扶機制、提升幫扶實效,推動幫扶資源與需求精准對接,努力構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幫扶新格局,為納雍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