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是民革堅守多黨合作初心、強化政治擔當的必然要求,是鍛造高素質參政黨、應對時代變局的必然選擇,更是彰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越性、確保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的根本保障。民革湖南省委會深刻領會主題教育重大意義,將其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扎實推進。
當前,主題教育進入縱深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將總結前期成果,提升履職實效,以更高標准、更實舉措推動主題教育在湖南走深走實,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貢獻民革力量。
在深學細悟中筑牢思想根基,校准政治方向
“學規定”是主題教育之基。中共中央八項規定,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創性局面、標志性成果的重要標識,深刻改變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提供了堅實保障。其精神實質,對參政黨建設同樣具有根本指導意義。
民革湖南省委會緊扣“學規定”要求,強化研究式學習導向。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特別是關於多黨合作的重要論述,與深入學習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緊密結合。依托“書香民革”品牌,搭建“新民讀書社”平台,推出“民革青‘廉’說”等系列活動,舉辦讀書分享會、改進文風交流會,引導黨員深刻理解主題教育蘊含的政治要求、價值導向和實踐路徑,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打造深度式學習場景。結合湖南實際,持續探索更高層次的理論輔導和研討交流。深化與中央社院合作,開設主題教育線上培訓班,全省2800多名黨員參加培訓,提升學習的系統性和穿透力,推動學習從掌握文本向把握精髓深化,確保全省民革黨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營造沉浸式學習氛圍。發揮宣傳主陣地作用,在《團結報》等平台持續刊發《以文風之變促履職之實》《以書潤心以廉潤行》以及團結讀書會閱讀專版等內容,利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動態發布學習內容、工作進展與黨員感悟,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強大聲勢,使遵規守紀、清正廉潔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在動真碰硬中淬煉過硬作風,提升履職效能
“強作風”是主題教育之核。作風建設是參政黨建設的“根”與“魂”。
民革湖南省委會堅持刀刃向內、真抓實干。推動警示整改一體,將警示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嚴在平常。組織機關干部赴湖南省第二女子監獄開展“沉浸式”廉政教育,“零距離”感受高牆內外反差,觀看警示片,聽取現身說法,觸動思想靈魂。以案為鑒、深挖根源,嚴格對標對表,聚焦違規吃喝等突出問題,查擺問題具體到事、關聯到崗、精准到人,形成翔實“負面清單”和清晰整改“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動真碰硬除積弊。推動長效機制構建,完善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的配套制度,強化內部監督剛性約束。制度化開展市級組織主委、專職副主委述職述廉,骨干黨員廉政談話等活動,著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推動履職提質增效,將主題教育激發出的動力切實轉化為擔當作為的能力。湖南民革將主題教育與“履職能力建設年”緊密結合,高標准舉辦“智匯湘江·議見未來”履職沙龍等活動。聚焦湖南省編制“十五五”規劃等中心工作,圍繞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社會法治、“三農”等重點領域,深入調查研究,力爭形成更多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議政精品,以過硬作風確保履職有深度、有力度、有實效,切實當好中共湖南省委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在服務大局中樹立嶄新形象,彰顯時代價值
“樹形象”是主題教育之要。這既是傳承民革優良傳統的內在要求,也是新時代展現參政黨新面貌的迫切需要。
湖南民革堅持在服務湖南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擦亮品牌、樹立形象。持續擦亮社會服務品牌。充分發揮湖南民革在法律、助學等領域的優勢,持續深化“普法進高牆,民革助和諧”“鄭洞國教育基金會獎教助學”“法潤三湘·民革同行”等品牌活動。創新開展“同心護城 美心傳愛”慰問環衛工人活動,精准對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用情辦實事、解難題。持續深化湘台交流合作。用好對台工作獨特優勢,持續擦亮“心心湘印”湘台文化交流品牌,指導開展“華燦2025海峽兩岸青少年跆拳道公開賽”,深化經貿文化合作,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守護共同家園,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持續講好湖南民革故事。大力宣傳在主題教育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履職成果,將湖南民革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為融入“四位一體”整體布局,弘揚清風正氣,發布“以山河之名 向先輩致敬——湖南民革抗戰記憶守護行動聯合倡議書”,展現新時代湖南民革組織昂揚向上、擔當奉獻的良好風貌。
使命在肩,征程再啟。民革湖南省委會將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不斷強作風、顯擔當、樹形象,將主題教育激發出的澎湃動能,轉化為服務湖南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以參政履職的優異成績,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南篇章貢獻民革的智慧與力量。
(作者系民革湖南省委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