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之際,民革以執政黨為師,積極部署開展“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意義重大、正當其時。自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海南民革系統謀劃、精心組織,以各級領導班子為重點覆蓋全體民革黨員,一體推進學查改,在自身建設、履職盡責過程中不斷發現、研究和解決自身問題,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多黨合作事業新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智慧力量。
突出政治引領 實現思想共識“新提高”
海南民革旗幟鮮明講政治,圍繞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深刻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凝聚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思想政治共識,切實增強使命擔當。
民革海南省委會領導班子堅持示范引領,用好“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圍繞《論黨的自我革命》《習近平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等專題學習討論,思想上“再充電”,政治上“再對標”。各市縣組織同步開設“讀書角”“微課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課”,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強化“宣傳賦能”,建強線上線下協同聯動的宣傳矩陣,發揮多黨合作歷史資政育人作用,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契機,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勝利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序推進海南民革史料搜集、整理和再利用工作,以歷史教育推動共識教育,引導黨員循來路溫初心,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聚焦正風肅紀 激發干事創業“新動力”
海南民革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加強風險排查,把主題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強化“黨外沒有例外、更不是法外”的紀律意識,在深學細悟中厚植信仰之基,在學用結合中嚴守紀律底線,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鮮明導向。
圍繞加強作風建設、廉潔建設補短板、強弱項。緊扣建強組織需求,完成省委會屆中調整,完善各級組織架構,創新設立“同心支部”幫助新黨員成長提高,做好主界別黨員發展工作,建立與崖州灣科技城等人才高地的協作機制,實現高層次人才發展的重要突破。以民革章程為依據,啟動新一輪制度匯編工作,對照制度找差距,將制度要求融入履職實踐。鞏固拓展紀律學習教育成果,強化內部監督,舉辦警示教育會和讀書班,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形成紀律嚴明、警鐘長鳴的機制和氛圍,推動“關鍵少數”秉持勤儉作風,涵養清正之氣。以“四位一體”工作凝心聚力,鞏固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成功推動文昌宋氏祖居被民革中央命名為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激發黨員建功立業熱情。抓好機關干部能力素質和服務水平提升,糾正形式主義,改進會風文風,帶動全省民革黨員實現履職能力新提升。
強化實踐導向 展現多黨合作“新作為”
海南民革統籌把握學習與實踐兩個基本環節,將主題教育成果與黨員本職工作和履職盡責相結合,聚焦“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關鍵之年,錨定海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聚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樹立起良好的新時代參政黨形象。
堅持知行合一,把年度重點工作分解為60項任務下發至個人,將主題教育激發的正能量轉化為自覺行動和實際成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注重突出主界別特色,發揮“中山議政堂”專家資源作用,聚焦封關運作重點工作,圍繞自貿港核心政策制度體系落地、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等方面大興務實調研,切實提升建言資政實效。認真踐行民革“3344”祖統工作總思路,圍繞“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范基地”深耕細作涉台調研,依托全省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檳榔谷等平台加強對台交流交往,探索新形勢下瓊台兩地民間交流互動的新模式。繼承和發揚“中山博愛”精神,進一步發揮內設機構作用,積極參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化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做精做活社會服務特色品牌。持續跟進推動“2024民革黨員企業家海南行”更多成果落地,常態化助力招商引資和宣傳推介工作,幫助擴大市縣、園區高質量發展“朋友圈”,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匯聚新動能、展現新擔當。
開展此次主題教育,是民革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海南民革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將提高政治站位,繼續以中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鏡,進一步在“學規定”中強化政治引領,在“強作風”中樹牢規矩意識,在“樹形象”中彰顯制度效能,以優良作風凝聚團結奮斗的力量,為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海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民革海南省委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