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革中央印發文件,決定將位於西安市灞橋區的孫蔚如故居命名為民革黨史教育基地。這是繼榆林市鄧寶珊將軍紀念館之后,陝西省第二個被民革中央命名的民革黨史教育基地。
孫蔚如,名樹棠,西安市灞橋區豁口村人,抗日名將,西安事變主要參與者之一,曾任民革第四屆中央常委,民革陝西省第一、二、三屆委員會主委,陝西省副省長、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等職。故居是孫蔚如將軍生前住所之一,位於西安市灞橋區豁口小學西側約130米,為南北兩個院落。北院作為主要展陳場所,建於1927年,面積約700平方米,為磚、木、水泥結構,自南而北依次有前樓、傳達室、警衛樓、后樓、東西廂房等。展廳內以實物、照片、文獻等形式展示了孫蔚如將軍的生平,以及在各個時期的事跡,體現了孫蔚如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堅決抗日和一生為國、光明磊落的偉大精神,是開展統一戰線歷史和民革優良傳統宣傳教育的重要場所。
2001年,孫蔚如故居入選西安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被命名為民革西安市委會黨史教育基地﹔2024年,被命名為民革陝西省委會黨史教育基地﹔2025年6月,被民革中央命名為民革黨史教育基地。
下一步,民革陝西省委會將以此次命名為契機,按照《民革教育基地管理辦法》要求,深入挖掘整理民革史料資源,充分展示教育基地承載的優良傳統,強化教育引領,講好多黨合作故事,講好民革故事,開展好“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統籌“四位一體”全面推進自身建設,拓寬工作思路,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充分利用教育基地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進一步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通過切實可行的方式,促進教育基地建設和發展,努力打造成凝心鑄魂的精神家園、固本強基的生動課堂、促進履職的實踐基地、多黨合作的展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