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民革人物>>黨史人物
朱蘊山:不佔公家一分一毫         2025年06月26日13:59

朱蘊山是民革主要創建者之一,他對民革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深受民革黨員的愛戴。在朱蘊山大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以其深深的人生足跡,為我們留下了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和顧全大局、廉潔自律、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朱蘊山是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杰出的愛國民主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民革的主要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1949年后,朱蘊山曾任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民革第一至四屆中央常委,民革第五屆中央主席,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他以“願將一片丹心火,化作人間老馬牛”的赤誠,將畢生精力投入民族解放事業之中。

1906年,朱蘊山考入安徽巡警學堂,徐錫麟介紹他加入光復會。1907年7月,徐錫麟率眾舉事,在巡警學堂畢業典禮上當場擊中安徽巡撫恩銘。朱蘊山等人緊隨徐錫麟進佔安慶軍械所,終因彈盡勢孤,朱蘊山同徐錫麟一起被捕。獲釋后,朱蘊山加入同盟會,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此后,朱蘊山相繼參加辛亥革命、討袁運動和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朱蘊山在大革命時期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在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后通電反蔣,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並被通緝。抗日戰爭期間,朱蘊山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與人格魅力,為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1948年,民革成立后,朱蘊山協助李濟深、何香凝等團結黨內有識之民主人士,積極開展有效的反蔣和反帝斗爭。1948年6月,李濟深、何香凝、朱蘊山等代表民革中央發表聲明,公開響應“五一號召”。是年底,朱蘊山受中共中央之邀秘密離港赴東北解放區,參加籌備人民政協會議及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事宜。

朱蘊山從了解共產黨到相信共產黨,追隨共產黨,依靠共產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華振興奮斗一生。

1915年,為秘密發動武裝反袁斗爭,朱蘊山賣掉祖田30畝,僅留10畝田產養家糊口,將所得的1200元作為在安慶南大門中藥鋪樓上建立地下反袁據點的經費。后因起義事泄,朱蘊山再一次被捕入獄。

抗日戰爭期間,朱蘊山多次到山西太原,與閻錫山會談,以民族獨立為大義,強調“抗日高於一切”,促進其聯共抗日,推動山西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創造了有利條件。

朱蘊山還用四年時間走遍川、康、滇、黔,廣泛聯系西南國民黨上層。此后他輾轉到香港,靠典當身物和親友接濟維持生計。朱蘊山拒絕接受任何組織特殊津貼,“無錢、無房、無車”,靠吃“百家飯”堅持革命。朱蘊山一生恪守“不佔公家一分一毫”的鐵律,晚年在給兒孫的詩詞中寫道:“腰懸當票兩三張,辛苦年年孰敢當。留予兒孫作紀念,家貧從不羨豪強!”反映了朱蘊山清廉的品格。

1927年4月,朱蘊山通電反蔣,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並被通緝。為躲避追捕,也為聯絡革命同志,朱蘊山在革命年代經常靠徒步跋涉。1937年,朱蘊山歷時七天,徒步從上海到鎮江,再赴南京謁見董必武、葉劍英,征求到安徽開展抗日活動。

1938年,朱蘊山歷時三個月徒步穿越大別山區,深入農戶宣傳抗日。1941年,為躲避國民黨迫害,朱蘊山扮作貨郎徒步數百裡轉移至重慶。1941年至1945年,朱蘊山靠自己的一雙“鐵腳板”,拖著年過半百的病軀,奔走於大西南,路有險途,克服艱難險阻。1941年5月,朱蘊山從重慶前往貴陽,經過吊死崖等奇險處,每走一步都是驚心動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下了感人的詩:“烽煙猶未息,到此意如何?攘外先安內,陳師不渡河。年荒徭役重,民困黨官多。安得倚天劍,來揮返日戈。”

朱蘊山交友廣泛,對各方政治人物都很熟悉,為人又豪爽豁達,急公好義,一旦遇到重要任務需要進行聯系時,總是請他辛苦跑一趟,故此朱蘊山得了一個“神行太保”的雅號。

即便是新中國成立后,他身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督委員會委員時,還經常深入基層徒步調研,曾先后兩次徒步調研安徽農村互助組、淠河干渠工程,到雲南薛公祠對比抗日期間與新中國成立后的變化,考察福建海島建設和東北工業建設。

1942年,為救濟到桂林的何香凝、柳亞子、金仲華、薩空了、梁漱溟、陳此生、千家駒等人,李濟深以軍委辦公廳名義,先撥30萬元,招待離港避桂人士。繼后,李濟深授意朱蘊山以國民黨桂林軍事委員會辦公廳的名義多次向國民政府申請到一批救濟,並委托范長江四處通知各路文化人領取,朱蘊山自己卻從未向組織索取任何報酬。

朱蘊山晚年擔任民革中央主席時,仍堅持乘公交或徒步到民革中央機關上下班,家中陳設簡朴如故。在主持民革中央工作時,朱蘊山首創“經費三級審批制”,單筆超過50元的支出須經三人簽字。

1981年朱蘊山逝世后,子孫將其唯一的物質遺產——收藏的古籍善本、碑帖、版本書1500冊,全部無償捐贈給安徽省博物館。

(趙豐才)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