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山東
孫繼業委員:加大投入 補齊短板 共同呵護“夕陽紅”         2023年03月06日17:00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初步滿足了老年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但從總體來看,我國養老服務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發展形勢、老年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相比,還存在諸多短板,在體制機制、制度政策、體系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養老事業的發展。據調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老齡化趨勢持續加深,養老工作面臨嚴峻挑戰。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64億人,佔比18.7%,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今后一個時期,老齡化程度還將持續加劇,老齡化形勢更加嚴峻,養老服務需求日益迫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對做好新時代養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養老產業發育緩慢。養老服務行業具有前期投入大、利潤回報低、成本回收慢等特點。例如,新建一張養老床位的成本約為20萬元,收回建設成本需要20年左右時間,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同時,受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消費意願不強等因素制約,養老市場發育不足,養老產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供給結構與養老需求不相適應,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盡管養老服務設施總量達到一定規模,但提供一般生活照料服務的機構居多,提供專業康復護理、臨終關懷、認知照護服務的機構少,床位使用率不高。機構養老發展已初具規模,但居家社區養老發展較為滯后,缺少盈利點,發展后勁和可持續性不足。

困難老年人養老照護壓力大,服務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尚不健全,為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特殊老年人巡訪關愛、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輪候等制度尚未全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作為失能老年人照護最重要的制度設計,目前尚處於試點階段,且主要集中於職工群體,城鄉居民對長期護理保險的需求更加迫切。

人才隊伍和機構層次不高,制約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受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大、職業認同感弱,以及“伺候人”思想觀念影響,養老服務行業對年輕優秀專業人才的吸引力不強,一線護理服務人員短缺,現有養老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足。養老服務機構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特點,缺少知名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品牌化、連鎖化龍頭企業。

根據以上問題及原因,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加強頂層制度設計。養老服務工作是一項系統性民生工程,涉及部門廣,關聯事項多,政策資源分散在民政、衛健、醫保、人社等多個部門,亟需列入“一把手”工程,強化組織領導,整合相關政策資源,形成整體合力。建議從國家層面建立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相適應的領導體制,引導地方各級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參與、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健全工作體系,強化力量配備。

完善法規政策制度。目前國家層面尚未頒布養老服務方面的專門法律,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缺乏制度性安排。建議加快國家層面養老服務立法工作進度,為養老服務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加快出台長期照護保障、家庭養老支持、養老服務人才激勵等專項政策,細化政策要求,強化剛性約束,不斷提升政策制度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加強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建議從國家層面將長期護理保險獨立設計、獨立運行。探索建立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為主的籌資機制,科學界定單位和個人繳費責任,堅持低標准起步,實現保基本、可持續的目標。加強有關標准的銜接統一,推動建立以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為基礎的護理等級評定制度,強化評定結果在各部門的共享使用。同時,積極發展與長期護理社會保險相銜接的商業護理保險,滿足老年人的多層次照護需求。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目前,國家層面安排用於養老服務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養老工作需要。建議將養老服務明確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在中央層面設立基本養老服務專項資金,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投入中央與地方分擔機制,引導各級財政同步設立專項資金,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補齊體系短板。聚焦居家社區養老、農村養老和養老人才隊伍建設等短板,研究制定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長效運營發展的綜合性支持政策。將農村養老服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布局,加大對農村地區的傾斜支持力度,完善縣、鄉、村、家庭四級服務設施網絡,不斷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水平。加大養老護理員培養培訓、技能鑒定、從業補貼、表彰獎勵等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行業吸引力。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轉自:央廣網

專題推薦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