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学生们尚未开学,报告厅里为何如此热闹?
原来,台下端坐的“学员”并非学生,而是来自全县的333名中小学校长及副校长,大家目光灼灼地聚焦讲台,民革河南衡水市委会精心筹备的“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在这里进行授课。
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这些深耕基层教育一线的管理者暂时放下日常校务,以学生的身份沉心学习。课堂上,大家奋笔疾书记录干货,课间围坐交流办学困惑,课后分组研讨实践方案……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充电”,不仅让校长们汲取了推动学校发展的新动能,更凝聚起共谋纳雍教育提质,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共识,为当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事实上,衡水与纳雍的教育情缘在2024年便已结下。那年暑期,纳雍县24名高中教师及校长曾赴衡水开展为期9天的交流学习,深入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等名校课堂,亲身感受衡水基础教育的教学氛围与管理精髓。一年后,这场教育对话迎来“升级版”——民革衡水市委会邀请以衡水中学党委书记郗会锁为代表的6名专家教授和一线名师,携手科技企业科大讯飞,带着系统化、深层次的课程来到纳雍。
本次培训聚焦校长队伍建设的核心需求,课程设置既涵盖办学理念、教育家精神、校长职业生涯规划等顶层设计,也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与管理数字化转型等现实议题。“好的教育就是精神唤醒”,郗会锁在《衡水中学办学理念实践》分享中道出教育本质;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兴光深入剖析校长职业发展三阶段,为校长成长与学校发展指明路径;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衡水中学心理教研室主任王丽娜从理论到实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校长们应对复杂育人环境提供了实用工具箱。
“此次培训有力度、有温度、更有效率,郗会锁书记的治学理念让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一位乡镇中心校校长感慨道。3天的培训中,参训校长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大家纷纷表示,通过3天的系统学习,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还提升了战略规划、课程创新及问题解决能力,将把所学应用于学校管理实践,推动学校规范化、特色化发展。
此次培训仅是民革衡水市委会教育帮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民革衡水市委会聚焦助力纳雍“补短板、夯基础、保增量、促提升”,制定教育帮扶工作计划,深入开展“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工作。2024年至今,按照民革河北省委会安排,民革衡水市委会主委崔海霞3次带队前往纳雍开展帮扶工作,与纳雍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等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走访了部分中小学校及乡村幼儿园,了解到当地中小学校在师资水平、校园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短板,部分乡村幼儿园、小学教辅教具短缺。
在此基础上,民革衡水市委会积极发动全市民革组织、党员及社会力量,多次组织教师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物资捐赠等活动,持续深化两地交流合作。今年3月,市委会多方筹措资金,向纳雍县部分幼儿园及小学捐赠图书16000余册、安全书包100个,总价值33万元,为改善学生学习条件、丰富课余生活提供助力。
“帮扶纳雍工作永远在路上。”崔海霞表示,民革衡水市委会将进一步强化帮扶责任、完善帮扶机制、提升帮扶实效,推动帮扶资源与需求精准对接,努力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帮扶新格局,为纳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