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稿件上传>>民革云南
共绘多党合作助力边疆发展新篇章——民革云南省委会赴红河开展专题调研     童显霞、蒋梅    2025年09月16日16:08

9月11日至13日,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于干千率调研组赴红河州,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提质、特色产业升级、教育帮扶深化三大核心议题开展专题调研,以实际行动践行多党合作使命,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参政党力量。民革云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智勇、副秘书长易蓉萍,民革红河州委会主委陈军、专职副主委张弛全程陪同调研。

锚定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凝聚党派合力​

9月11日,调研首站聚焦民革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组一行专程拜访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统战部,就民革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参政议政效能提升、民主监督精准化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要推动民革工作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以高质量组织建设为多党合作筑牢根基。

同日,于干千与陈军共同为“民革红河州党员之家”揭牌。该党员之家的建成,不仅为全州民革党员打造了集学习研讨、履职建言、交流互动于一体的新平台,更将进一步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与组织归属感,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为民革红河州委会各项工作开展注入新活力。​

深耕产业帮扶:聚焦“6+N”布局,助力屏边高质量发展

9月12日至13日,调研组赴屏边县实地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先后走访小黄姜精深加工项目、云南白药数智云药加工仓等产业现场,详细了解屏边县以“药、林、果、水、石、旅”为核心的“6+N”重点产业布局,重点关注产业精细化加工、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举措,并结合行业经验,就“如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此外,调研组还深入考察了屏边县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通过与种植户、企业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产业规模、技术应用、市场销售及带动农户增收等情况,为后续精准帮扶、推动产业升级掌握第一手资料。​

延续帮扶情谊:教育基地揭牌+合作备忘录签署,开启三十年合作新篇​

在屏边县的调研中,民革云南省委会与当地共同完成两项重要举措,为三十余年的帮扶合作写下新篇章。

一是屏边宋庆龄希望小学“民革云南省党员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据悉,该基地的建设源于民革对屏边30余年的帮扶实践:1993年,民革率先在屏边开展“智力支边、科技扶贫”;1998年,援建屏边宋庆龄希望小学,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学生2000余人;2025年5月,为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迁至县城新校区,原址则被保留作为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坐标,升级建设为“民革云南省党员教育基地”。

教育基地内,展览馆通过丰富的史料、珍贵图片及现代化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民革与屏边携手奋进的三十年历程;基地还设有帮扶成效展、多媒体教学、综合实践体验等功能区,未来将作为统一战线教育的重要平台,直观展现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实践成果。调研期间,于干千一行还实地查看新校区办学条件,考察学校周边村庄综合功能提升建设情况,切身感受三十余年“智力帮扶、同心筑梦”的显著成效。

二是民革云南省委会与屏边县签署合作备忘录。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自1993年以来持续三十余年的合作帮扶关系,正式进入全方位、深层次、机制化的新阶段。​

于干千指出,签署备忘录是民革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具体行动,未来将凝聚共识、优势互补,把合作愿景转化为实效,打造多党合作助力边疆发展新典范。根据约定,双方将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围绕研学基地、教育提升、人才交流、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建立统筹协调、项目推进、沟通对接三大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评估成效、部署重点,为屏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也为民主党派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云南经验”。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