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稿件上传>>民革贵州
民革贵州省委会建议:进一步加强贵州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2024年01月29日15:52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性工程。贵州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在杂交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岑巩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长顺国家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功能稳定发挥,贵州省水稻、玉米和油菜种子制种面积现已呈现稳步恢复并扩大的良好势头。

民革贵州省委会调研发现,目前,贵州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基地规模化程度较低。受地理环境影响,贵州省形成了良好的农作物制种自然隔离条件,但地块分散,连方成片基地少,基地田间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水稻、玉米和油菜品种制种全程综合机械化率,导致良种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制种产业效益不好,种子制种面积增幅不大,部分农户生产积极性和制种生产种子的产量、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基地制种成本明显增加。贵州省在水稻制种在插秧、赶粉,玉米制种抽雄、油菜去杂和收获等环节,在劳动力非专业化、老龄化的背景下,雇工难雇工贵也成为普遍难题,省内水稻、油菜制种成本较5年前每亩提高500元左右。三是缺乏统一标准化管理。少数企业种子生产档案不健全,没有统一管理,农户种植管理粗放,去杂不及时、不彻底,对制种保险依赖性较大,交售的种子数量和质量有所下降,导致基地生产潜力不能得到全部发挥,给种子安全生产埋下质量隐患。加上制种品种市场周期短、更新淘汰快,品种制种规模小,不能有效推进基地规模化发展。四是种子生产企业竞争力不强。全省从事水稻种子生产的企业有22家,玉米有33家、油菜有9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仅8家,没有国家级种业阵型企业。制种方面,除水稻引进了隆平高科、广西兆和等4家大型企业在岑巩县开展水稻制种外,其他制种企业多为小规模企业,制种签订契约的周期短、预期不稳定,其种子生产合同签订、土地租金确定等,多为一年一定,且省外制种企业在贵州省未开展玉米和油菜制种,种子生产企业实力不强,不能有效推动种业基地扩展需求。

为此,民革贵州省委会建议:

一是优化基地布局,扩大制种面积。立足贵州杂交水稻和油菜制种产业基础,抢抓国家种业产业布局机遇,按照相对集中、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总体要求,制定基地发展规划,统筹基地布局。以岑巩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镇远、天柱、三穗等县,以玉屏水稻制种基地为中心,带动松桃、江口等地扩展制种基地规模。以长顺县国家区域良种繁育基地,辐射带动思南制种基地规模。不断优化水稻、油菜的省内制种优势的整体布局,帮助制种主体建立稳定制种基地,努力扩大水稻和油菜制种面积,做大做强水稻、油菜制种产业,建立一批省级农作物制种基地,推动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向制种强县转变。玉米制种则以抱团发展省外制种为主,扩大省外制种基地面积,提升玉米制种整体质量,探索建立省内玉米制种基地。

二是强化基地建设,提升供种能力。科学研判制种基地价值,通过严格核查、科学论证,对确有育种优势的制种基地及重点种企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制种基地标准化建设。加强设施配套,紧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在制种优势区优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土地破碎、沟渠排灌不畅、机耕路桥不通等制种生产的基础条件,实现制种基地全部高标准化,持续提升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基地生产能力。充分总结岑巩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经验,依托种子龙头企业,通过政企共建,建设一批现代化种子加工仓储物流中心,购置现代化种子烘干线、加工生产线,实现种子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种子质量,提升基地现代化水平。同时支持鼓励制种企业繁制制种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优良新品种,确保基地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壮大制种主体,提高生产水平。引进大型制种企业,继续引进国家级或省外阵型种业企业到贵州省开展水稻制种,引进大型油种子生产企业在贵州开展油菜生产,推动贵州优势代繁公司与阵型种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确保稳定的种子生产需求,做强内引外联优势,稳定制种主体和基地面积。培育壮大代繁主体,加大当地代繁企业支持力度,推进制种基地代繁企业共建,鼓励代繁企业与制种大户、合作社、农民建立长期契约合作关系,确保基地持续稳定,制种水平统一,种子质量得到保障;同时配强制种机械装备,解决人工不足问题,提高制种效率。培养制种人才,建立种子生产专家服务站,实施制种基地人才和高素质制种农民培育计划,对制种大户、农民开展实地培训指导,进一步提升基地内制种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培育稳定的专业制种队伍,提升基地种子生产水平。

四是加强基地宣传,打造强县品牌。积极承办水稻、油菜种业论坛,充分利用岑巩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长顺国家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这两块“国字号招牌”,加强基地宣传,引进更多外省大型种业企业开展大品种制种,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种业基地建设。深入挖掘国家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在政策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及大型展会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基地故事,推动岑巩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向强县迈进,提升基地品牌形象。同时引进水稻涉种主体之间科研合作,建立制种集群优势,有效提升制种基地核心竞争力。

五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制种农机装备研发创新和引进,积极推进油菜直播、水稻机插、无人机赶粉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减少制种成本。探索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制种基地监管,推动田间制种可视化。加强水肥智能施用、全程质量信息追溯等技术探索,提升基地信息化管理水平。打造制种基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基地县建立种子检验实验室。

专题推荐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