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稿件上传>>民革贵州
民革贵州省委会建议:应多措并举防止复耕地块再撂荒         2024年01月27日17:14

中新网贵州频道1月23日电 (周燕玲)贵州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23日在贵阳开幕。民革贵州省委会提交了《关于防止已复耕地块再撂荒的提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复耕地。

地处中国西南山区的贵州,境内山地丘陵占92.5%。民革贵州省委会称,2023年以来贵州各级政府聚集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对撂荒耕地进行整改复耕种植农作物,从整改的撂荒地来看,大部分都是处于通行无“路”、灌溉无“水”的边远山区,耕作耕种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运输和灌溉没有保障,有的已撂荒自然成林,有的多年不耕种杂草丛生,有的地块破碎,整改难度较大。

民革贵州省委会通过调研了解到,农户弃耕撂荒原因主要有:劳动力流出严重、耕作耕种条件较差和农业种植效益较低等原因,特别是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增多,甚至部分家庭举家外出务工,从而导致弃耕撂荒。

为防止已复耕地再出现撂荒情况,民革贵州省委会认为,改善耕种条件是核心,建议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复耕耕地进行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进出道路建设,确保农业生产便利。

民革贵州省委会还建议提高耕地土壤质量,根据复耕地块的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允许农户自主选择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农作物,如蔬菜、中药材、饲草等。

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部分家庭举家全部外出务工,为防止复耕耕地再撂荒,就要解决“谁来种”问题。民革贵州省委会认为,需明确种植主体,鼓励原承包地农户对复耕后的耕地进行种植,原承包地农户不愿意种植的,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采用土地流转、代种代耕等方式进行种植,或者村合作社兜底种植,确保复耕耕地“有人种”。

民革贵州省委会还认为,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强化资金扶持,同时调整整改方案,针对零星小面积,允许基层根据地块所处位置、生产条件和本乡镇资源,选择就地恢复或是异地补足措施,不设定就地恢复和异地补足整改比例,减少“硬性”整改,降低复耕耕地再撂荒风险。

来源:中新网贵州 ,转载时有改动。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