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新疆政协召开专家协商座谈会,围绕“盐碱地综合治理建设”协商议政。自治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艾则孜·木沙主持会议。自治区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自治区政协常委、民革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孙霞,自治区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副主委、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全家参加会议。会上,十多位专家、委员发言,与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交流互动,分享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总结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方面的成效经验,提出治与防两方面思路、方法及策略,共同为增加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出实招、谋良策。
孙霞就《盐湖水与高矿化度地下水混合养殖鱼虾模式》进行发言,认为,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对降低土壤盐碱程度、改善土壤结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和改善区域生境气候条件都有积极影响,也使盐碱地治理方式实现由单纯工程治理向区域生态综合治理方向转变。建议:一要在联农带农方面下功夫,共同开发盐湖和浅层地下苦咸水资源,提高盐碱水渔农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盐碱水土资源利用;二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适应当地盐碱水养殖的水产品种,对盐碱水养殖进行专业指导,做大做强盐碱地渔业,进行规模化养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三要在盐碱水养殖方面给予产业引导资金和金融贷款方面的支持。陈全家就《耐盐作物育种及推广利用》进行发言,认为,土壤表层盐碱集积,许多重度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发展耐盐作物种植,由“改土适种”向“优种适土”转变是根本路径。建议:一要引进育种科研人才,组建盐碱地种业创新团队,进行耐盐作物品种培育的联合攻关;二要建立耐盐碱植物种质保存及育种核心基地,加速育种科研成果转化;三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打牢育种科研坚实基础;四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蒋平安作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建设”议题组的组长,带领专家们深入讨论,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中的建议意见。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区盐碱地综合治理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系统深入研究不够、推广应用受局限。大家建议,成立自治区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编制出台指导意见;成立新疆盐碱地治理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野外试验台站,制订财政金融政策给予支持等。据了解,为开好这次专家协商座谈会,7月份,孙霞参加了吉尔拉·衣沙木丁和艾则孜·木沙带队的自治区政协“盐碱地综合治理建设”调研组,深入南疆三地州10个县市和2个兵团(师)市,走进戈壁荒漠、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科研院所,全面了解全区盐碱地综合治理建设情况,围绕有序扩大耕地面积进行了认真扎实的调查研究。(种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