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专题>>2022>>2022年民革参政议政专题>>代表委员建言
韩宝生委员:将中华始母华胥陵的修复列入国家重大文化项目         2022年03月07日15:04

2021年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指出秦岭是中华民族祖脉、中华文化象征。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源头的华胥文化,中华民族的母亲陵就位于陕西蓝田华胥镇,该陵也是国内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中华第一始祖华胥氏的“华胥陵”。

北宋初期的《太平寰宇记》明确记载“蓝田为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陵”。国人对蓝田华胥陵祭祀从古代延续到了近代。本世纪以来,以考古学家石兴邦、中国社科院曹定云为首的上百位专家学者,通过考察历史遗迹、查阅史料典籍,得出了影响海内外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结论,形成了《华胥宣言》:华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位于西安蓝田的华胥陵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陵;华胥氏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先祖;中华民族源于华夏,华夏源于华胥。

(一)华胥的历史印记众多

1、古代诸多史料典籍对华胥的记载。

《列子·黄帝》:“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春秋御览》载“华胥氏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李白、王维、陆游等唐宋著名诗人留下700余鸿篇佳作言及华胥。

2、西安蓝田境内遍布华胥文化的历史遗迹。

蓝田县境内从115万年前的公王岭猿人,到距今约一万年的古华胥国遗址,再到周边灞桥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完整而清晰。华胥陵周边至今仍有华胥陵、华胥窑、三皇庙、仁宗庙等与华胥有关的地名遗址。

(二)华胥文化研究具有深厚基础

目前,华胥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2001年起,共组织召开全国性华胥文化论坛6次,主题研讨会数十次。国内众多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从不同视角切入,采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揭示华胥文化的内涵,深入研究华胥文化形成、演变及特征,挖掘华胥文化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三)华胥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

目前华胥陵已引起国家与国内外华人的特别关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蓝田华胥陵举办的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吸引了海内外各界人士寻根祭祖,累计参祭人数过百万。以华胥氏祭祀日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倡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四)挖掘弘扬华胥文化的当代意义

(1)是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

华胥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血缘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至今仍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牢固精神纽带。华胥文化同当代中国精神、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的高度契合性,是我们对内树立文化自信,对外传播中华文明,讲述中国故事的优质内容和价值支撑。

(2)华胥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人类社会之初原始朴质的自然、和谐、平等的华胥精神所蕴含的大同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华胥文化把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三千年。

学界经过考证认为,华胥时代距今约8000到10000年,把中国的历史从黄帝时代向前推进了3000年以上,对于重新界定一万年的中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议:

1、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从中华民族大团结、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重视华胥文化。

2、把项目列为政府重大文旅项目。以保护修复华胥陵为契机,打造全球华人寻根朝圣的圣地、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体验地。

3、把华胥文化打造成当代的国家新文化名片。

4、把华胥陵祭祀礼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成立国家级华胥文化研究会,不断深化华胥文化的研究。

专题推荐

  • 民革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统战部|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全国工商联| 欧美同学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 中华职教社| 新华网| 中新社|
    人民网| 团结网| 人民政协报| 中国政协新闻网|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网中国政协频道| 中华南社学坛| 毕节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