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随之而来的汽车相关安全事故愈发增多,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触目惊心。
为了减少汽车安全事故,一方面加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对汽车引入安全辅助技术手段也很有必要。特别是要求汽车强制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可以显著提升汽车行驶安全系数,有效降低安全事故。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即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简称ESP,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等部件组成,能够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自发明投入使用以来,对降低汽车安全事故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进行的研究为例,将ESP作为标准配置能有效降低34%的轿车单车事故、71%的轿车翻车事故,而SUV的单车事故甚至能降低59%。目前我国汽车安全相关国家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中并没有关于强制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规定,汽车生产企业常会以是否安装ESP系统来人为区分汽车产品的配置和档次,对提升汽车安全整体水平非常不利。针对此情况,特建议将强制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纳入有关国家标志并严格执行,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国际上有相关先例。美国于2007年颁布法规,所有总重量在4.5吨以下的车辆从2012年起必须装配ESP车身稳定系统。这使得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强行安装ESP的国家;2009年,欧洲议会做出决定,2014年11月起所有新车都必须装配ESP系统。2009年加拿大政府也推出新的交通安全法规,要求从2011年9月1日起,在加拿大境内销售的所有新下线乘用车,以及总重量在4.5吨以下的商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都必须安装ESP系统。2009年6月澳大利亚也颁布立法,要求自2011年11月起所有新车型,以及自2013年11月起所有车型,都必须强制装配ESP。
2.市场竞争较为充分,技术成熟度较高。全世界能够提供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厂家有很多,目前主要有德国博世、德国大陆特维斯、美国天合、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日本爱信。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技术分散度较高,形成技术垄断的可能性较小。我国汽车市场庞大,强制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可为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提供基础,假以时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也可明显增强。
3.成本可控,使用效益较高。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调查为例,汽车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总成本在400至500美元(合人民币2700元至3400元),我国汽车市场庞大,大量投入使用后成本还可进一步下降。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成本占总车价的比例一般为5%以下,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承受的压力较小。而强制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后减少汽车安全事故挽回生命财产损失等社会效益非常可观,使用效益较高。
(李濠江,民革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四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