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专题
刘同德委员:为母亲河代言 来源:团结报    黄昌盛    2018年03月27日15:21

生于黄河下游的山东莱西,毕业于黄河中游的陕西师范大学,如今又在黄河上游的青海任职,刘同德与黄河有着解不开的缘分。这份缘分,也让他对黄河多了一分关注,多了一分痛惜,也多了一份期待。

今年全国两会,刘同德将自己对黄河的这份特殊情感,带到了全国两会,他用一份名为《加快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提案为中华民族母亲河代言。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等九省(区),干流河道全长5687公里,流域内人口4.05亿,约占全国的28.9%;面积约3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7.4%,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28%……”提起有关黄河的信息,刘同德如数家珍,透露出毫不掩饰的自豪。

然而,对于黄河流域当前的发展现状,刘同德却又有着发自内心的担忧和痛惜。“与长江经济带的地区相比,黄河流域省份多处于西部地区,生态脆弱,经济发展落后。”他说。

刘同德分析指出,黄河流域发展面临“三座大山”的困扰。一是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合作、产业联动等方面力度不大,深度不够,成效不突出。

在刘同德看来,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对于构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亟须国家统筹部署,合力而为,形成以东带西、以下带上,合力共进的发展模式。为此,刘同德建议,首先要将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编制黄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要着力构建黄河生态经济带‘点、圈、线、块’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建立黄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区域互动合作机制,让黄河经济带的血脉‘畅通’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活跃’起来。”刘同德就规划提出这些具体建议。

作为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刘同德希望,在将黄河生态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的同时,可以优先支持青海省境内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