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页
民革中央网站>>专题>>安徽
於忠祥:扎根乡土 为“农”献良策 来源:安徽日报    柳文    2017年12月12日16:08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和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是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於忠祥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和“三农”问题专家,於忠祥积极参加人民政协,履行委员职责,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

为了熟悉农村生产状况,多年来,於忠祥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有一年,肥东县在示范推广优质油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时,在幼稻分化阶段遇上大旱,8万亩示范田稻苗干枯。於忠祥得知后,立刻带着一批农技人员,冒着39℃高温,挨个查看每一块田地,每天跑上十几个小时,手把手指导农民采取应对措施。一连四五天下来,於忠祥他们几个人皮肤晒得黑红,人人都瘦了好几斤,示范田稻苗干枯的难题得以解决。

“要使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必不可少。 ”身为教育工作者,於忠祥不仅乐为农民当老师,更善于为师。在推广农业技术过程中,他看到不少农民嫌理论知识枯燥难懂,不愿学习新技术。於忠祥便想着法子编印了一些口诀和手册,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复杂的流程简单化。何时该上肥、何时该灌水,农民只要对照手册就行。

为让更多农民掌握新技术,於忠祥先后深入100多个乡镇,足迹遍布省内外。他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一对一帮教等方式,培训农民50多万人次,成功解决了脱毒甘薯、油菜育苗移栽、地膜覆盖花生板栗套种、瓜果林立体生态农业等多项课题。

“今年‘两会’期间,我继续提关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建议。”於忠祥表示。当选省政协委员15年来,於忠祥先后提出了《关于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建议》《关于促进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等60多份提案和建议,每一件都与“三农”紧密相关。

(2017年1月发表于安徽日报)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