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十七屆“重慶·台灣周”期間,重慶市台辦、民革重慶市委會聯合開展“2025年海峽兩岸青年‘華燦獎’作品征集藝術沙龍活動”。
在活動現場,台灣青年設計師介紹了參與第十屆“華燦獎”有關情況,並現場展示“擬提交參賽作品”,結合定向主題賽道“華燦運河”“鄉村振興美好生活”主題征稿要求,分享創作理念、作品設計、創作方法及心路歷程。台灣青年團隊還與研習戰略合作伙伴重慶博古公司首次聯合提交“華燦創意賽道—中華傳統文化IP作品”,充分展現第十七屆“重慶·台灣周”主題“融合發展、共創未來”與第十屆華燦獎“融與和”的深度契合。
活動中,兩岸青年共同欣賞了民族舞、插花、旗袍及非遺剪紙等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民革黨員晏詩蘭演繹的新疆民族舞蹈、民革中山花協表演的旗袍秀等節目引起現場陣陣掌聲,民革黨員唐禮茂現場創作非遺剪紙“兩岸一家親”更是點燃現場激情,民革中山花協會長魏新用手中的“瓷器”分享中華文化歷史故事,讓台灣青年朋友在中華傳統藝術的欣賞與品味中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無限魅力。
“重慶和台灣無論在血緣、歷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淵源。近年來一批又一批台青跨過海峽來渝求學、就業、創業、定居,重慶已成為台灣青年追夢逐夢、就業創業的重要目的地。”台灣青年在現場交流時表示,幾天來在“雄起山水 新韻重慶”參訪交流,滿眼看到的和體會到的都是希望與機遇,更被美麗山城熱情、開放、包容的精神深深吸引,希望未來能通過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攜手在重慶這片沃土打拼,繪就渝台融合發展的亮麗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