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民革中央“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畢節工作部署,8月22日至25日,民革廣東省委會、民革中山大學基層委聯合組建的幫扶團隊,在民革中山大學基層委主委王成新帶領下,赴貴州畢節開展“博愛牽手”幫扶工作。
幫扶團隊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科研工作者+醫療骨干”復合優勢,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主線,通過多部門研討、科學講座、科普基地融合產業發展調研、慰問學子、醫療義診、醫療教育實踐等形式,為畢節科學教育把脈,踐行推進科教資源下沉。
在畢節期間,幫扶組與市教育局、衛健局、科協、共青團畢節市委及民革畢節市工委圍繞科學教育資源整合、教學模式創新等議題深入交流,探討建立跨區域“科學教育聯盟”,著力推動中山大學等高校優質教育資源與畢節中小學精准對接、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多位來自骨科、中醫科、兒科、婦產科等領域的醫療專家,分別在畢節市第二人民醫院和納雍縣新房鄉衛生院開展了多學科聯合義診活動,累計服務群眾200余人次。同時,畢節市第二人民醫院與納雍縣人民醫院設立了民革中山大學基層委員會醫療專家工作站,醫療專家面向基層醫生和群眾開展了多場醫學知識普及活動,累計培訓80余人次。
此外,專家還分別以“從算法到智慧:人工智能的發展之路”和“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策略”為題,深入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面向教師進行專題講座,促進基層科學素質與身心健康協同發展。
幫扶組深入山區,赴新房鄉濫壩村慰問獨居老人、困難大學新生,並向山區兒童捐贈天文望遠鏡等科普學習用品﹔簽訂愛心助學協議,承諾向今年考入大學的四名新生每人每年發放2000元助學金。
在納雍縣,幫扶組實地調研寨樂鎮藍莓基地、厙東關鄉陶營村櫻桃基地,為農旅科普研學融合模式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