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多黨合作
“十四五”期間,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發揮了十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2025年08月18日16:48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8月18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關情況。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馬利懷就“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請問這一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馬利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它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基礎。

“十四五”期間,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不斷發展完善,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政治生活中發揮了十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黨協商規范有序。黨中央制定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黨和國家領導同志每年就有關重大議題召開政黨協商會議,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建議。“十四五”期間,共召開政黨協商會議49次,其中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18次,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的報告、有關重要法律法規修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當前經濟形勢等重要議題,聽取黨外人士的意見建議,有效凝聚共識,促進科學決策。

二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聚焦“十四五”規劃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建議。5年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圍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等10個主題開展重點考察調研,通過調研協商座談會、“直通車”等形式提出意見建議400余件,為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參考。同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深入開展民主監督、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為服務國家中心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是政治參與渠道不斷拓寬。一大批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在各級人大、政府、政協任職,積極反映所聯系群眾的意見建議。2023年換屆時,有791名黨外人士擔任全國人大代表,1320名黨外人士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還有不少擔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組成部門,以及省級、市級人大、政府、政協領導職務。

同時,各民主黨派圍繞更好發揮參政黨作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職能力,始終同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致力於中國式現代化。可以說,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作用和效能,在“十四五”期間得到了更加有效而充分的發揮,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顯著優勢。

(文字實錄來源:國新網)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