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人心的微笑,親切平和的聲音,知性干練的作風,這是上海市奉賢區政協委員、民革奉賢區委會新黨員支部主委、奉浦街道辦事處招商服務中心主任楊志英留給人的第一印象。
採訪之際,楊志英正在辦公室裡根據事先摸底的企業問題反饋清單,逐一比對落實。她的辦公桌上有一份企業政策解讀,上面被她圈畫出各種關鍵詞和要點。
“及時捋清政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融會貫通,內化運用,盡早惠及企業。”自從接手招商工作以來,每次發布新政策,楊志英都第一時間深度學習,深入研究政策中的要點,這已成為她日常工作的必修課。
“企業選擇落地奉浦,一定是基於充分考量,寄托著長遠發展的期望。”為此,楊志英與她的團隊隨時待命,面對企業的訴求和疑難問題,總能及時給予反饋並解決。她認為,企業既要引得進,更得留得住。
在做好企業服務的同時,楊志英總是熱情地奔走在招商一線,走訪企業、參加展會、為企業落地發展協調相關部門……她形容招商是個“體力活”,因為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很多時候需要長期磋商,必須努力到最后一刻。
“招商工作需要全方面的能力,我要向‘全才’的目標努力,引進更多優質項目。”談及未來目標,楊志英充滿信心。
去年年末,楊志英收到了多份重量級“禮物”——民革奉賢區委會新黨員支部不僅被民革上海市委會評為上海市優秀民革黨員之家(第三批),還被民革中央評為第三批民革示范支部、第三批優秀民革黨員之家。“這些沉甸甸的榮譽,對我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民革奉賢區委會在2019年正式成立新黨員支部,楊志英當選支部主委。彼時,接手這支“年輕”的隊伍,沒有民革黨務工作經驗的楊志英感到身上擔子很重。“不能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和期待”,楊志英總是這樣給自己鼓勁。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和對民革的一腔熱愛,她不斷向兄弟支部以及市委會相關部門的同志虛心請教,帶領支部摸索前行。
楊志英高度重視支部特色的創建,提出聚焦“黨建+”共建模式,以公益服務活動為支點,撬動基層需求,打造了諸多有溫度、有深度的品牌。例如,與中共奉賢海棠社區支部共同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與中共奉賢區奉城鎮北門村總支部結對共建打造的“微菜園·享樂趣”項目黨建試驗田等。目前,這些活動都在持續開展並取得了積極成效。
“有溫度、有活力”,這是新黨員支部民革黨員的一致感受。民革黨員眼中的楊志英,既樂觀開朗,又嚴謹負責,總是用心琢磨策劃支部活動,為完成支部評比視頻甚至通宵達旦。“支部有了凝聚力,才能有吸引力,才能使黨員們的內心有歸屬感和責任感。”在楊志英看來,支部建設是要用情懷和方法去驅動的,這亦是長期性的潤物無聲。
身兼數職的楊志英始終保持勤勉敬業的工作狀態,把本職工作和參政履職相結合,把“小我”融入參政履職的“大我”,認真撰寫各類提案建議。
“要在熟悉的領域說靠譜的話。”楊志英認為,如果在履職中遇到陌生的領域,就要通過深入調研把它變成熟悉的領域。“長期觀察、深入思考”是她撰寫課題和社情民意時保持見微知著的秘訣之一。
在奉賢區政協六屆一次會議和六屆二次會議上,楊志英連續兩年代表民革區委會作大會發言。多年來,她撰寫了20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統戰(政協)調研報告、各級提案10余篇﹔其中全國政協採用1篇,上海市領導批示11篇,被奉賢區政協採用170余篇。楊志英所撰寫的內容涉及經濟、金融、民生等方方面面,體現了她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深度與廣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23年和2024年,楊志英先后兩次獲評奉賢區政協“十佳”委員,這是認可,更是動力。
談及參政履職多年的感受,楊志英感慨:“委員的身份讓我有更多機會深入接觸社會、真實了解百姓的訴求,委員的使命則帶給我更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推動解決問題的勇氣。我將繼續‘發好聲代好言’,積極參政履職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