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朱學范故居,“觀故居 學典范 鑄團結”——紀念朱學范誕辰120周年、民革上海市委會成立70周年團結讀書會暨博愛悅讀會舉行。
本次活動由團結報社、民革上海市委會聯合主辦,民革金山區委會、楓涇鎮政府承辦,旨在通過書籍與歷史的對話,感悟多黨合作的初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
讀書會精心選取《歲月留影——建筑中的上海民革記憶》《民革前輩與上海解放》《朱學范爺爺的故事》等書籍,包含“啟程·致敬”“贈書·傳承”“緬懷·對談”“銘志·分享”四個篇章。
團結報社總編輯汪業芬、民革上海市委會秘書長唐巍、中共金山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恂致辭。民革金山區委會主委裴雄卿主持。
汪業芬在致辭中表示,朱學范是民革創始人之一,是新中國首任郵電部部長,也是中國工人運動和多黨合作的杰出代表。他的理想信念、政治能力、優良作風、人格風范等是民革的寶貴精神財富,為新時代民革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豐富滋養。我們通過組織讀書會的方式,重溫朱學范“以身許國、以行踐諾”的一生,正是要傳承這份“心底無私天地寬”的精神遺產。希望我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史為鑒筑牢思想根基,以書為橋激發履職動能,以文聚力深化團結實踐,通過全媒體傳播講好上海民革故事,為新時代多黨合作凝聚更廣泛共識。
唐巍表示,今年適逢朱學范誕辰120周年,也是民革上海市委會成立70周年,選擇在民革黨史教育基地——朱學范故居舉辦讀書會意義深遠。我們要以開展“學規定、強作風、 樹形象”主題教育為契機,緬懷朱學范等民革前輩的豐功偉績,學習他們的堅定信念、革命精神和政治風范,從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民革智慧和力量。
張恂表示,金山是一片具有深厚統戰底蘊的熱土。近年來,我們與民革上海市委會緊密合作,以朱學范故居為紐帶,推動多黨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故居的重新修繕和展陳更新、民革黨史的研究宣傳、統戰文化的實踐探索,都凝聚著各方的智慧與心血。讀書會既是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我們期待通過閱讀與對話,讓紅色基因、統戰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芒。
讀書會上,裴雄卿與金山區博物館館長余思彥、上海歷史博物館專家胡寶芳、楓涇文史研究會會長丁四雲對話交流,從不同角度和大家分享朱學范故居保護與開發背后的故事。
民革上海市金山區委會黨員朱孟喆誦讀《朱學范故事選段》。靜安民革黨員李威杰父子帶來相聲《一代偉人朱學范》,把偉人故事講成了接地氣的家常。第二屆上海民革榜樣人物、復旦大學教授臧志軍分享《學習朱學范主席,牢記使命,務實履職》的感悟。現場播放了金山民革黨員張瑋玲編劇,崇明民革黨員黃怡創作的微視頻《赤誠之心,永不褪色——致敬前輩朱學范》。
活動中,民革上海市委會、團結報社向楓涇鎮、朱學范故居負責同志贈送《歲月留影——建筑中的上海民革記憶》。
民革上海市委會、中共上海市金山區委統戰部、民革金山區委會、金山區楓涇鎮有關負責同志,各級組織民革黨員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