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裡同心·博愛工坊’既帶動了群眾增收,又踐行了綠色發展理念。”7月29日上午,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率民革中央助力鄉村振興專題調研組考察了“浙裡同心·博愛工坊”項目,並給予了高度肯定。
“浙裡同心·博愛工坊”幫扶項目是民革浙江省委會在深入調研基礎上,針對納雍縣整體搬遷安置小區人口集中、勞動力資源較豐富、群眾收入渠道較單一等實際情況,借鑒浙江“共富工坊”建設工作經驗謀劃實施的群眾增收項目。在民革衢州市龍游縣基層委和民革納雍縣工委的推動下,已經有180多名群眾參與工坊手工工藝品加工,5月份正式運營以來,已經發放勞務費13萬余元,該項目因門檻低、上班靈活、可兼顧照顧家庭等特點而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在民革中央助力鄉村振興專題調研組考察之前,7月27日-28日,民革浙江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劉淨非一行赴貴州省納雍縣,就進一步推動幫扶工作展開調研。在“浙裡同心·博愛工坊”現場,劉淨非與當地群眾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群眾技能培訓、工藝品加工流程、工作環境及收入等情況,並就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技能培訓、工坊建設,擴大群眾受益面、增加群眾收入等方面與當地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劉淨非一行還前往董地鄉新華村石關組、玉龍村及街上村田尾巴組等地,實地考察定點幫扶項目有關情況,詳細了解石關組鄉村振興示范點建成后日常管護、玉龍村林下靈芝種植、田尾巴組鄉村振興示范點提升、董地鄉“浙裡同心·博愛工坊”建設等情況,並與董地鄉政府負責人共同謀劃商議下一步幫扶工作。
劉淨非表示,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要認真總結近幾年來的幫扶工作經驗,按照民革中央定點幫扶納雍縣助力鄉村振興暨“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畢節工作推進會的部署要求,立足納雍發展實際,發揮浙江民革優勢,精准對接幫扶需求與幫扶資源,雙向奔赴,同頻共振,認真完成各項幫扶任務。重點是實施好博愛工坊、林下靈芝種植、“東遷西歸”職業教育合作等項目,使幫扶工作真正落地見效,惠及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