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安徽
本固而基實 根深自葉茂——民革蕪湖市委會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專題調研     張衛強 彭杰    2025年07月28日10:07

2025年是民革“履職能力建設年”。為做好履職能力建設年各項工作,切實提升基層組織履職能力,民革蕪湖市委會組織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專題調研。民革蕪湖市委會主委丁百靜帶領調研組,先后赴7個基層組織開展專題調研,與黨員面對面交流,深入一線摸實情、謀實策,推動蕪湖民革履職能力建設走深走實。

問需於基層 把准脈搏開良方

“基層組織活力決定整體戰斗力,必須讓每個‘細胞’都健康活躍。”丁百靜在調研中反復說。

這次調研將覆蓋蕪湖民革29個基層組織。今年以來,市委會調研組已赴皖醫弋磯山醫院支部、文藝支部、鏡湖區支部、安徽工程大學支部、市直三支部、安徽師范大學支部和蕪湖職業技術大學支部等支部調研。每到一處,調研組與黨員座談交流,詳細了解支部在思想政治建設、組織發展、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和祖統聯誼等方面的工作情況,認真記錄黨員們反映的問題和建議。

“支部如何發展壯大?”“如何提高黨員建言獻策的能力?”“如何為青年黨員成長和履職創造條件?”“如何豐富支部活動內容?”……圍繞這些問題,調研組與支部黨員進行深入研討。

針對鏡湖區支部反映的青年黨員培養問題,調研組指出,青年黨員要傳承民革優良傳統,踐行“有為才有位”的理念,在服務發展中實現個人成長﹔對於市直三支部提出的活動形式單一問題,建議創新“線上+線下”模式,用好蕪湖紅色資源,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面對文藝支部的社情民意信息撰寫短板問題,建議實施“以老帶新”培養計劃,建立支部參政議政案例庫。

創新求實效 機制建設激活力

調研過程中,丁百靜特別關注支部建設的創新實踐。安徽師范大學支部、安徽工程大學支部和蕪湖職業技術大學支部是高校支部,黨員以專家學者為主。她鼓勵三個支部,“充分發揮智力密集的優勢,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為蕪湖市‘創業江淮’行動計劃貢獻蕪湖民革力量。”

針對支部普遍反映的“如何繼續開展好示范支部創建工作”問題,調研組提出建立“三項機制”,包括:動態儲備機制,建立高層次人才數據庫,優化黨員結構﹔績效評估機制,將參政議政質量、社會服務工作成效納入支部考核﹔品牌培育機制,打造一支部一品牌,開展具有支部特色的社會服務活動。

此外,丁百靜還特別提到“數字賦能”的重要性。她建議各支部探索建立“數字檔案”,實現黨員情況、活動記錄、參政議政成果等信息一體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同心聚合力 爭取支持強保障

調研期間,丁百靜還與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程大學、蕪湖職業技術大學、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等單位黨委或統戰部門負責人以及中共鏡湖區委統戰部負責人座談交流。她對各單位中共黨委和統戰部門長期以來對蕪湖民革基層組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也希望各單位能繼續關心蕪湖民革隊伍建設,推薦優秀人才加入民革,並在支部建設、活動開展、黨員履職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各單位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民革工作。安徽師范大學表示,將建立“雙月協商”機制,為民主黨派履職搭建平台﹔安徽工程大學、蕪湖職業技術大學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支部建設,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計劃聯合民革組織開展“名醫進社區”健康服務﹔中共鏡湖區委統戰部表示,將實施“青苗計劃”,重點培養民主黨派青年骨干。

奮進新征程 錨定目標再出發

各支部表示,此次調研不僅為支部建設指明了方向,更讓黨員們感受到市委會對基層組織的重視與支持,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皖醫弋磯山醫院支部主委杭守雲說:“聽了調研組的建議,我們豁然開朗,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造社會服務特色品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市直三支部主委韓蘊表示:“我們將按照調研組要求,重點提升參政議政成果質量,為蕪湖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蕪湖職業技術大學支部主委汪維蓮感慨道:“市委會領導深入基層,讓我們倍感溫暖,更有干勁!”

七次深入調研,七場思想碰撞,凝聚的是共識,激發的是活力,折射出民革蕪湖市委會“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正如丁百靜所說:“根深方能葉茂,本固才可枝榮。”這場“基層組織建設大體檢”,不僅推動了支部建設,也拉近了市委會與黨員的距離。接下來,民革蕪湖市委會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持續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升履職能力,為蕪湖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凝聚起蕪湖民革的力量。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