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就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推進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等話題,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湖南省委會副主委、湖南省民政廳廳長黃東紅。她說,要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加快構建分級分類、普惠可及、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要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全民覆蓋,讓失能老年人獲得全方位服務。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養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銀發經濟,完善養老產業鏈。
加快解決失能老年人照護難題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老年人整體消費能力不足,使得長期護理需求無法轉變為有效需求,建立覆蓋全民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迫在眉睫。”黃東紅在調研中發現,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失能老年人照護問題成為社會痛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現象比較突出。她說,要在擴大長護險試點覆蓋面的同時,重點解決服務供給不足、失能評估體系不健全、長護險籌資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讓更多老年人及其家庭享受到長護險的政策紅利。
黃東紅建議,要逐步將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靈活就業群體等納入長護險保障范圍,有基礎的地區要逐步將保障對象由重度失能人員向中度失能人員擴展。要提升長護險產品服務供給能力,形成長期護理、日間照料、喘息照料等多形態共存,可應對不同類型照料需求的全鏈條養老服務體系。要探索“法定長護險+商業長護險”組合模式,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開發適合不同人群的長護險產品,推動醫養深度融合,增加上門護理服務供給。要建立科學統一的評估體系,推進長護險標准體系建設,建立服務清單,規范服務流程,形成“評估—服務—反饋”管理閉環。同時,要推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的適老化研發與應用,探索將機器人租賃服務、共享服務納入長護險服務新模式,構建“養老機器人+親情照護+專業照護”養老形態。要加快長護險立法進程,強化要素保障,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檢驗、群眾反饋”閉環,確保服務質量。
積極引導民營經濟發展養老產業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應發揮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愛社會作用,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積極引導民營經濟發展養老產業、參與養老服務。”黃東紅說,要釋放政策紅利,把政策落到實處,充分激活市場的“一池春水”,推動養老服務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
黃東紅建議,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中,要將培育民辦機構作為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發展壯大銀發經濟。要優化營商環境,放寬市場准入條件,推進興辦養老機構“一件事一次辦”。要開展政策服務“敲門行動”,完善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制度,創新金融扶持政策,健全醫養結合機制、人才培養機制、社會動員機制,組織實施養老慈善項目,通過鏈接各類社會資源降低機構運營成本。
“市場是推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黃東紅說,激活養老市場,既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展“互聯網+”行動等方式,培育養老服務消費新增長點,又要拓展社會資本進入渠道,深化公辦機構運營體制改革,鼓勵企事業單位盤活閑置資產開展養老服務。同時,要培育養老品牌,大力發展旅居養老、文化養老、健康養老、養生養老等新興業態。
大力深化養老服務改革
“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黃東紅說,民政部門要積極擔當作為,不斷增強系統觀念,著力厚植為民情懷,持續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瞄准老年人急難愁盼,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黃東紅表示,湖南今年將重點抓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的貫徹落實,深入開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調查研究,科學制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貫通協調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形態,構建養老服務事業產業發展三方協同機制。年內將新增認知障礙照護床位2000張、標准化老年助餐點500個。
與此同時,湖南將持續鞏固居家養老,實施適老化改造惠民工程,聯動商務部門開展智能設備以舊換新。加快推動社區養老提質,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類機構”的專業養老服務。切實優化機構養老,加快實施鄉鎮敬老院由“鄉建鄉管”轉變為“縣建縣管”改革,引導各類養老機構提高護理型床位比例,建設老年人“時光守護”床位。
“老有所養體現的是人民至上、民生為大。”黃東紅介紹,為讓養老服務實現增量提質,湖南省民政廳今年將推動落實《湖南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若干規定》,確保新建住宅小區按標准配建養老服務設施並及時移交使用。同時,實施“百院示范 千院提質”養老機構負責人和養老護理員提升行動,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員。加快推進“三湘怡養”信息平台和市域安聯網建設,推動建立老年人失能狀況數據庫,促進養老服務供需精准對接。建立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完善養老服務失信聯合懲戒和信息披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