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廣東
熊水龍委員:為織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發聲獻策     陳嶸偉    2024年03月05日10:16

優化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構建個人“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平台……今年,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專職副主任熊水龍准備提交9件提案,涉及多個民生領域。

作為連任的全國政協委員,進入第七個履職年份的熊水龍為民建言熱情不減。案頭一摞摞調研採訪的手稿、一張張走巷入戶收集社情民意的照片、一篇篇改了又改的提案建議,展示了他深入基層、深度思考的工作狀態。目前,他已累計提交50多件提案,其中超40件提案獲立案。

“履職越是深入,對責任的理解就越深刻。”熊水龍說,自己將繼續履行“為民代言、替民辦事、增民福祉”的諾言,用提案回應群眾需求,“民生工作重中之重是‘一老一小’工作,這也是我履職的重點,我今后將更多地深入一線,傾聽民聲,傳遞民意,為民解憂。”

“提案要照應現實、解決問題”

龍年春節假期,返鄉過年的熊水龍沒有閑著。他利用和親朋好友相聚的機會,在飯桌上、茶幾旁、村居邊了解當地產業結構、居民個人收入等情況。“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是每個政協委員的‘必修課’。”他說。

傾聽群眾心聲、記錄現實問題、發現提案線索,這些早已成為熊水龍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從2007年起,他便在民革廣東省委會、廣東省政協從事提案工作,與各界人士提供的線索和建議“打交道”,並幫助建言者完善提案內容,找准提案角度。“提案不能為了提而提,要照應現實、解決問題。”熊水龍說。

去年,熊水龍圍繞發行人口特別國債、在縣城布局電動共享單車、加快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等話題提交提案,其中有數件獲國家有關部委的積極答復。“隻要是對推動民生福祉有利的事,就有價值研究推動落實。”他說。

除了打磨提案,熊水龍還在醞釀一些意見建議,用於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通過手機小程序給相關部門留言。“這個渠道上線后,我就成了它的‘忠實用戶’。”

熊水龍回憶,僅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他便在線上提交了10條意見建議,內容涵蓋糧食收購價、海外留學生培養等議題。“今年,我會繼續利用好這個平台,聚焦社會熱點難點獻實策,努力促進‘大民生’。”他說。

持續發聲呵護“一老一小”

養老和生育,是熊水龍持續發聲建言的兩大話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優質、更均衡地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他說。

截至2022年底,廣東省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共有1621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16.1%。“為積極應對老齡化,省內多地紛紛創新養老新模式,推出特色養老服務,努力讓老年人‘養老’變‘享老’。”熊水龍說。

去年6月到8月,熊水龍就省民革重點課題“推動我省機構養老高質量發展”,帶隊赴廣州、潮州、雲浮等地調研。他注意到,不少失能老人需要長期住院,但在辦理長期護理保險后,這部分人群大多數會選擇轉向社區、養老院等機構尋求護理服務,“這一方面節約了醫療保險資金、優化了醫保資金與醫療資源配置,另一方面有助改善失能老人的生存質量”。

在熊水龍看來,長期護理保險不僅是應對社會老齡化挑戰的重要穩定器,也是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當前,應逐步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范圍,讓失能老人生活更有尊嚴。”他建議,支持和鼓勵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基金結余較多、承辦意願較強的地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城鎮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健康養老需求,穩步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除了持續為老年人等群體發聲外,熊水龍還就提升人口出生率連續數年提交提案。今年也不例外。

“生養子女並將其撫養成人,對現代家庭來講是很大一筆支出。”去年11月,熊水龍走訪了廣州幾家民營企業並召開座談會。他發現,雖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利好政策,但部分地區政策落地存在難度,還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配套體系。

對此,熊水龍建議,進一步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特別是在住房支持、嬰幼兒生活補助等方面,要抓緊完善相關稅收減免和政府補貼政策,探索發放托育消費券等激勵措施,將重點放到“明補”上,讓社會公眾看到實實在在的利好。

來源:南方+

專題推薦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