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湖北
王紅玲在2023年湖北省海峽兩岸農業農村低碳發展與鄉村振興論壇上作主題報告     張宇馳、劉煉    2023年05月05日10:23

4月28日,以“促低碳發展 助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3年湖北省海峽兩岸農業農村低碳發展與鄉村振興論壇暨第十二屆湖北科技論壇分論壇舉行。

活動以學術交流的形式展開,來自海峽兩岸的120余位嘉賓和各界台商台企代表齊聚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共話低碳發展與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會主委王紅玲,湖北省科協鄉村振興學會聯合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台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理事長、台灣清華大學榮休教授黃宗煌分別以《台灣地區農業綠色發展的成效與鏡鑒》《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與鄉村振興》《循環經濟發展對GDP與減碳的效益——以台灣為例》為題作主題報告。陳劍平院士通過視頻形式,以《鄉村振興在寧波市東吳鎮的探索實踐》為題作報告。論壇由湖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周德文主持。

王紅玲在報告中向大家介紹了台灣地區綠色農業的幾種發展模式,以及大陸綠色農業發展情況。指出經過多年耕耘,大陸農業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未來低碳發展潛力巨大。台灣地區綠色農業則在科技支撐、農業保障服務、農產品品質管控、農業產業化、休閑農業等方面積累了一批成功經驗,特別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實行的產品碳標簽制度等很有借鑒意義。由此她針對性提出:堅持農業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強綠色增產技術攻關,促進農業綠色技術研發供給﹔助推智慧農業創新發展,提高農業資源精細管理水平﹔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加快轉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加大產地環境管理力度,激活農業綠色發展全新動能﹔充分利用數字信息平台,切實提高農戶互助組織水平等6點政策啟示,助力大陸農業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

陳煥春認為,新農村建設應把農民相對集中起來,解決交通、道路、水、電、氣和污水處理系統等生活問題,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精心設計農村統籌醫療、文化、教育等方面,建設便於生活宜居、環境優美、節約型的現代化小鄉鎮。他提出,鄉村振興,要培養樂於獻身農業的科技人才,靠農業科技創新實現農業工業化與現代化,走科技創新與市場經濟深度融合的機制體制,形成星羅密布的現代農業企業,才能徹底改變農業農村面貌。

“低碳發展有兩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即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黃宗煌分享了台灣在推動淨零排放、能源轉型、循環經濟推動方案等方面的有關經驗,他介紹,台灣2050淨零轉型分為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其中,四大轉型策略分別是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以及社會轉型,兩大治理基礎則為積極促進淨零技術與負排放技術的科技研發,以及相關法規制度及政策基礎和碳定價綠色金融等氣候法制。

“鄉村是發達的地方、是美麗的地方,是微笑的地方,是令人安心的地方。”陳劍平在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做到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就要解決四個關鍵問題,即鄉村產業如何發展,村庄如何整治和改造,村民生活質量如何提升,以及村民如何賦能,如何增收。會上,陳劍平介紹了以寧波為試驗點的“大學小鎮”相關經驗做法,他表示“大學小鎮”模式和村庄運營理念,能發揮大學在科學、技術、文化和人才方面的綜合優勢,系統支撐鄉村振興戰略。

論壇中,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劉艷、湖北省杏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楊福(台灣)、湖北省生態學會理事長、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曹湊貴、湖北循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工業大學教授王宇波 、台北晶淨集團董事長、日出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宏德等兩岸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也以各自研究領域為重點進行報告交流,先后圍繞海峽兩岸農業農村低碳發展與鄉村振興分享了有關案例和經驗做法。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