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穩定提升,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明顯增多,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面臨的威脅加劇。多年關注糧食安全的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江蘇省委會副主委、南京市委會主委,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自2018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共提交13份“糧食提案”,以期從不同視角切實助力增強糧食安全。今年參會,他帶了一份“關於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建設”的建議。
程永波通過調研發現,在最近50年裡,我國因干旱和洪澇導致的農作物受災面積平均佔到同期農作物播種面積的21%,且成災面積和成災比例均呈現加劇趨勢,成為我國糧食穩產增產的重要制約因素。
程永波說,農田水利建設是緩解旱澇災情、穩定和提高耕地糧食產量的主要途徑。建議根據各糧食主產區農田水利設施防災減災能力差異,因地制宜加強農田水利投資和后期管護,不斷改善種糧農民的生產條件,增強災害抵御能力。
程永波還發現,雖然我國農業防災減災體系經過多年建設已經取得一些突出成就,但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農民群眾期待相比仍有差距。例如,部分地區對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存在僥幸心理,防災投入保障不夠﹔農業災害應急能力存在欠缺。他建議,健全糧食生產防災減災資金多元投入機制,完善各級救災補助政策,加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建設、監測預警等方面的經費投入﹔加強糧食生產防災減災體系和機制建設,建立國家級和省級災害防治專家團隊,指導農戶加強作物田間管理,構建防災減災長效機制。
此外,程永波建議,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實施范圍從產糧大縣逐步擴展至非產糧大縣的產糧大戶,做到應保盡保,同時提升糧食種植保險保障水平﹔加強承保理賠管理,提高保險政策精准性、實效性,確保農戶災后理賠足額及時,發揮好保險“兜底”效用,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降低﹔加快建立財政支持的多方參與、風險共擔、多層分散的糧食作物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發揮好糧食作物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為糧食穩產保供和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來源:《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