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做法和思考
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是民主黨派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新內容和新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的重要實踐。根據中共中央總體部署,2016年起民革中央對口貴州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五年來,民革中央高度重視、建章立制、積極作為,較為圓滿地完成了工作任務。
舉全黨之力幫助貴州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6年6月21日,各民主黨派中央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啟動會在京召開,吹響了民主黨派中央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集結號。民革中央認真貫徹中央精神,舉全黨之力投入到這一光榮使命中去。
1.高位推動,不斷強化政治擔當。民革中央始終站在堅持和完善多黨合作制度的政治高度,把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作為新時期全黨重點工作加以推進。萬鄂湘主席多次在常委會、中全會上部署相關工作,帶隊親赴貴州開展專題調研,聽取貴州省的工作情況匯報,與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交換意見、共同確定工作思路。民革還安排經濟發達省份民革組織和中央各工作部門參與監督,通過工作推進會等形式不斷深化民革全黨對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理解和認同。
2.狠抓落實,逐步完善工作機制。經過不斷的實踐和完善,民革中央逐步形成了“領導小組+工作小組+6個調研組+2個聯絡組”的“1162”工作架構,同時摸索出了每半年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開展一輪專題調研,形成一份工作報告,進行一次交流反饋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形成了具有民革特色的工作模式。為了確保工作實效,民革中央與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經過充分溝通協商,逐步形成了多層次的日常工作聯系機制、信息通報機制和成果會商機制。民革中央主動邀請貴州省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參與到監督工作的各個階段中,既能消除顧慮、爭取支持,也使監督意見更貼近政府和貧困群眾需求,更容易產生實際效果。
3.扎實推進,深入調研摸清形勢。2016年來,民革中央共開展各類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185次,足跡遍布貴州省8個州市的所有貧困縣,召開各類座談會、院壩會220余次,走訪農戶3000余戶,訪談縣鄉村干部730余人次,在24個村開展了駐村調研,考察產業扶貧項目400余個、易地搬遷項目150個,向各級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建議340余條。通過座談交流、單獨訪談、定點監測、駐村調研、走訪考察等形式,民革中央全面獲悉了貴州省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工作進展,真正掌握了基層貧困群眾的脫貧訴求和脫貧成效,從而作出了全面、准確、客觀的評價。
4.把脈問診,瞄准重難點建言獻策。根據中共中央的最新部署,結合貴州省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和需求,民革中央每年都會精心選擇重點調研課題,先后圍繞貧困人口的精准識別、增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實效、准確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精准脫貧政策過渡期相關政策的延續和退出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研究。五年來,共形成監督報告9篇,專題報告3篇。這些報告得到了中共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貴州省主要領導同志的積極回應,同時也成為國務院扶貧辦赴貴州省開展脫貧攻堅督查工作的重要依據。
5.鼎力相助,用實際行動助推貴州脫貧攻堅。按照幫助貴州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任務要求,民革中央提出並一直堅持著“寓監督於幫扶之中,寓幫扶於監督之中”的工作原則。民革中央多次下發通知,動員民革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購買貴州省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這項務實措施受到中共貴州省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肯定和歡迎。2019年,民革中央與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共同舉辦民革企業助力貴州產業招商發展大會,促成投資項目49個,總投資額達到1176億元,以實際行動支持了貴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高質量發展。
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民革經驗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經過不斷探索和改進,民革在工作中形成了特點鮮明、特色突出的一套“民革戰法”:一是民革始終把“合作”作為工作切入點,與貴州各級黨委政府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時我們也得到了貴州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協作,保証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深入調查研究,全面考察貴州各地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全過程,深入了解中央政策精神與地方工作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做到知情明政。三是始終堅持民主監督的政治屬性,針對機制性、普遍性、前瞻性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對於具體問題、個別問題,主要採取隨時向當地干部群眾反饋、推動及時解決的做法。四是力求反映基層真實想法,民革採取單獨訪談的方式,深入了解基層一線干部對政策執行中的問題、改進工作方法的研究思考,了解貧困群眾的滿意度,以基層干部和貧困群眾的所思所想作為提出意見建議的基礎。五是在調研基礎上深入研究問題、提煉思路。各個調研組每次調研結束前都要開會研討,各組間也要進行交流研討和成果會商,力求精准提出問題、提出精准建議、作出精准表述。
緊密結合自身建設推進專項民主監督工作也是民革的一條重要經驗。民革強調安排優秀的干部、黨員專家承擔工作任務,同時注重發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的教育意義,使參與工作的同志通過學習和實踐感受中國共產黨脫貧攻堅政策的英明正確,進一步強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學習貴州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思想上得到提升﹔通過與貴州黨委政府緊密配合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使民革組織各級干部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得到鍛煉。
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民革體系
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歷時五年,也是民革各級組織深化認識、強化自身的過程。
1.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是提升多黨合作制度效能的重要舉措。民主黨派開展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在制度設計上是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通過開創民主黨派開展對脫貧攻堅的專項民主監督,不僅推動民主黨派參與國家重大政治活動、為落實國家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貢獻力量,同時也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和社會各方面更加了解和認同多黨合作制度,使多黨合作制度效能得到了進一步體現。
2.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積極探索。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實踐充分體現了執政黨對參政黨進一步加強專項民主監督的高度重視。從5年實踐來看,民主黨派中央每年的年度監督報告提交以后,中共中央統戰部都要牽頭專門召開成果會商會,國務院扶貧辦都要將監督意見轉發對口省份整改落實,並作為國務院脫貧攻堅專項督查的重要依據。接受監督的地方黨委政府,對民主黨派的監督意見都給予高度重視,及時進行反饋和整改。民主黨派專項民主監督的成功實踐表明,其在國家監督體系中發揮了獨特作用,也將在推進國家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3.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是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抓手。正如汪洋主席所指出,民主監督“既是監督別人、幫助別人、建言資政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凝聚共識的過程。”參加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使民主黨派成員能夠深入了解乃至親身參與執政黨治國理政的過程,體會執政黨對國家民族的高度使命感和推進重大決策部署的巨大執行力,增強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是民主黨派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培養鍛煉成員干部的重要抓手。
專項民主監督繼續前行
小康社會全面建成之后,民革仍將繼續推進專項民主監督工作。
1.探索開展民主黨派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理論研究。專項民主監督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對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發展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建議請中共中央統戰部牽頭各民主黨派,共同研究下一步民主黨派專項民主監督工作開展的若干問題,從推動和促進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發展、制度創新的高度,著眼於將民主黨派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經驗和探索成果制度化,積極探索開展相關理論研究。
2.繼續堅持業已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工作機制。要堅持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統籌推進,各民主黨派中央做到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在同一任務目標考核體系下有序開展工作。在監督對象上,建議繼續保持對口監督的工作模式,使各民主黨派中央監督對象相對固定,便於長期謀劃和開展工作。在考核整改上,將各民主黨派中央的監督意見及其整改情況納入國家有關考核督查體系,以增強專項民主監督的制度效能﹔在業務指導上,參照國務院扶貧辦在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中發揮的作用,繼續安排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作為專項民主監督的協調和指導單位,以增強專項民主監督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在聯系協調上,強化接受監督對象有關地方黨委政府與各民主黨派中央的聯系協調、協同保障機制,推動河長制等區域協調、管理保護機制與專項民主監督工作機制有效對接。
3.不斷豐富和完善專項民主監督的形式和渠道。在各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過程中,廣泛動員黨派地方組織和成員專家參與工作、深入基層走訪座談掌握真實情況、通過多種形式掌握數據知情明政都是卓有成效的工作形式,特別是定點監測、駐村調研、問卷調查、抽樣暗訪等創新監督手段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開展有關工作培訓,出台相關政策和保障措施,進一步鼓勵各民主黨派中央鍛煉工作隊伍、創新工作形式、增強工作實效,使專項民主監督成為各民主黨派加強履職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
(徐秋岩,民革中央社會服務部綜合處副處長/責編 張 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