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20>>2020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民革中央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的提案
關於將社區養老做深做實做到位的提案         2020年05月21日10:00

目前我國正在快速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不斷增長的各類養老需求與我國尚不完善的養老體系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建立一種適用於我國基本國情、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的養老機制。

目前我國的養老機制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隻有10%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但隨著經濟壓力和生活負擔的增大,子女難以給予老年人精心的生活照料,家庭養老功能日趨弱化。而機構養老在老年人的生活起居、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方面的照料存在明顯短板,老年人很難在養老機構裡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服務和家庭的溫暖。

相比之下,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依托、專業化服務為依靠、公益服務為補充的社區養老模式,不僅能夠很好地彌補老年人離家的孤獨感與寂寞感,又為子女提供了奉養老人的新方式,而且投入小、經濟和社會效益高,能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穩定發展的沖突,值得推廣。

為此,我們建議:

一、整合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力量,建立社區養老機構

以社區為單位建立養老服務機構,由政府資助在社區建立2000平米左右的養老會所,完善休息、飲食、娛樂、保健康復、簡單醫療等設施,通過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的方式,圍繞老年人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等需求提供相應服務,具體包括開設老人餐桌、建立老年活動中心、開展老人托管服務等。建議引入有資質的餐飲、家政等企業,為老人們提供專業服務,還可以與社區志願服務相結合,協調安排志願服務工作者提供對口入戶照料。

二、充分發揮優勢,做好醫養結合

滿足老年人的醫療需求是養老服務的重要內容,建議充分利用社區自我管理優勢,重點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與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合作,以慢性病管理檔案為基礎,為每一位社區老年人建立可靠的健康檔案。二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既要配備基礎的、齊全的檢查設備和醫藥品種,更要配備優質的醫療衛生工作者,落實好分級診療,為老年人提供足不出戶的專業健康服務。

三、發展“網—家”模式,創新養老服務

建議切實按照十部委聯合頒布《關於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信息服務網絡整合建設,構建符合標准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中心,推動更加全面、及時、高效的處理各種養老問題,進一步優化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體驗。同時,還可為老人提供“一鍵呼通器”設備,實現隨時隨地、點對點、全方位快捷的服務。

四、培養專業人才,提供核心保障

針對當前我國養老領域的專業人才培養普遍規模較小、層次偏低、質量不高等問題,建議國家實施引導性政策,包括學費減免、對口招生、校企合作、1+X証書制度等,做好養老職業規范化培訓,滿足養老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時,給予優秀的管理人才充分的職業發展空間和待遇保障,鼓勵支持他們下沉社區、服務社區,推動各項養老服務的協同開展,提升社區養老的整體服務質量。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