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19>>2019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曾蓉:助力鄉村振興 這些新鄉賢力量可以凝聚     封面新聞    2019年03月11日14:13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李媛莉 北京攝影報道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2019全國兩會,不少委員都提到了當前農村存在人才資源匱乏、人才引進和留住困難等問題,影響了鄉村的發展。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纖維檢驗局局長曾蓉帶來的解決方案,是凝聚新鄉賢的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當前很多地方對於凝聚新鄉賢力量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尚未對此項工作進行系統性安排部署,存在組織機構及人員未落實、體制機制不健全、宣傳力度不夠、搭建平台不多、服務意識不強、政策保障不到位等問題。”3月10日,曾蓉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曾蓉對此建議,必須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完善相關政策,建立健全組織動員引導、資金配套扶持、精神榮譽鼓勵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體制機制。

“比如,各種節慶活動時,邀請新鄉賢回鄉參加座談會,交流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建立新鄉賢與鄉村之間持續性、常態化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溝通平台。每年組織開展杰出‘新鄉賢’評選活動,並對做出積極貢獻的新鄉賢給予表彰獎勵。”曾蓉說。

除此以外,在她看來,還應該加強新鄉賢培育。

哪些人可以是新鄉賢?

曾蓉這樣定義,“新鄉賢”可以是退休返鄉的政府官員,可以是耕讀故土的賢人志士,還可以是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業界精英及其他有願意為家鄉發展建設建言獻策、出錢出力的先進典型。

在尋找新鄉賢時,重點以鄉情為紐帶,尋找在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有影響、有貢獻、有成就的熱心家鄉事業能人,同時,還要吸引在外新鄉賢回鄉創業或任職,鼓勵離退休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等回家鄉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為他們建立檔案,組織交流活動。”

鄉賢文化的傳播業非常重要。“在鄉賢文化的傳播方面,建議組織文史專家整理鄉賢文化資料,編印鄉賢文化系列讀本,還可以以鄉賢建設家鄉、回報家鄉的事跡為原型,創作文藝作品,”曾蓉說,宣傳和講述鄉賢故事,能夠吸引和集聚更多的力量和人才為鄉村建設出力。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