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19>>2019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李國華:將金融素養培育納入中小學生培養計劃體系     澎湃新聞    2019年03月11日11:14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浦東新區政府副區長李國華 

對一個人的金融素養培育,應該從多大年紀開始?

在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上海市委會副主委、浦東新區政府副區長李國華看來,金融素養是作為社會公民不可或缺的生存立身之重要基礎,而基礎教育階段是人的各方面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面向大中小學乃至幼兒園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十分必要。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李國華委員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盡快將金融素養培育納入中小學生培養計劃體系中,促進全民金融素養的提升。

提案稱,國際上對金融素養的普遍定義,是如何使用和管理資金,使人們能夠做出靈活判斷和有效決策的能力。這既是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落實,也是實現國家人才強國戰略的一項重要策略。

美國於2003年頒布《金融掃盲與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把國民金融教育納入國家法案,從立法、組織、課程、資金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等國也將金融普及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試圖通過學校財經教育縮小青少年的財經素養差異、增進金融國的包容性,並採取多種行動計劃來促進公民的金融素質提升。

提案指出,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在青少年金融教育領域起步較早。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切實提高國民金融素養”,廣州、福州、上海浦東等地率先開展金融教育試點工作,將針對青少年的部分金融基礎教育納入現有義務教育框架。

“自2016年開始,央行在臨汾實施了金融與誠信知識進課堂活動,覆蓋1056所小學德育課堂,証監會也宣布在上海、廣東等20余個省、市、自治區開展試點,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各類學校課程設置中。”提案稱,但總體來看,目前探討分析中國青少年金融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挑戰等還較為缺乏,學校普遍欠缺財經素養教育,專門的研究及推廣機構較少、力量分散、基礎薄弱,需要引起更高層面的重視。

為此,提案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第一,建議政府通過立法將國民金融教育納入國家法案。盡快將金融素養培育納入中小學生培養計劃體系中,列為從啟蒙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十二年學校教育必修課程,加強對學生進行金融知識教育,促進全民金融素養提升。

第二,建議完善金融素養培育支持系統的建設。建立體現中國特色的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標准是當務之急,可聯合高校、研究機構等單位,遴選優秀資質的業界投資者教育基地,建立金融素養培育專家庫和家長資源庫﹔搭建互聯網在線教育平台,為師生提供國內外金融素養培育視頻等資料,共享金融素養培育課程。

第三,建議完善金融素養培育課程開發、實施及評價。課程和教材可由學界、業界專家聯合開發,或專家指導校內經過培訓的教師開發,活動性課程可由業界投資者教育基地聯合開發。

第四,建議加強金融素養培育教師隊伍建設。可由學界、業界組織專家,以項目制形式對教師進行集中化培訓,形成種子教師,帶教、輻射其他教師,在實踐中培養更多的專業教師。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