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19>>2019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崔海霞:減負不只是教育部門的責任     未來網·中國少年報 李盈盈    2019年03月06日09:06

2019年春季開學后的第一個周末,在北京培訓機構的家長休息室裡有六七十歲的老人,還有一兩歲的“陪讀”娃。有父母或爺爺奶奶把飯帶到教室裡給孩子吃,方便孩子吃完立刻能上下一個培訓班的課程。這樣一家齊上陣的場面,令人唏噓。

對於“減負”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衡水市政府副市長崔海霞建議改革教育評價指揮棒,並持續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供給。

“真正給學生減輕壓力是一個社會生態環境問題,它涉及政策、環境和家長的教育觀念。”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認為,“解決它不能完全靠學校,不能完全靠教育行政部門,也不能完全靠立法,需要方方面面的統籌工作,才能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圈。”

一家老小齊上陣 陪著上培訓班

3月2日,位於北京西城區的學而思培訓學校裡,未來網記者發現就連家長休息室內也很熱鬧,有孩子在讀英語,有爸爸在輔導孩子做題,還有幼兒的哭聲。

休息室中,一位老人和一位男士帶著嬰兒來陪大一點的姐姐上培訓班。嬰兒睡醒哭著要找媽媽,這位男士忙說,“不哭了,咱去找媽媽。媽媽在姐姐上課的教室裡看書。”邊哄,邊示意老人收拾隨身帶的大包小包物品。

休息室內,家長們似乎對這樣的場景司空見慣,沒有引起更多的關注。

旁邊,有的家長在淡定地看書,有的家長在用電腦工作,有的家長則和孩子一起吃飯,有的家長邊看孩子吃飯,邊詢問孩子上一堂課學的內容是否掌握了,打算回家檢驗。

一人補習,全家齊上陣的局面成了近兩年出現的特色現象。

家長焦慮導致“校內減負校外增”

資料顯示,近年來全國有超六成的中小學生報輔導班,每天課外寫作業的時間是2.82小時,時長已經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將近3倍。因為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而導致的家庭矛盾、師生矛盾、學生心理、極端事件也時有發生。”

崔海霞表示,減負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國家先后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2018年春季開學不到2個月,教育部就連發四道急令,專項整頓課外培訓機構,被稱為“史上最嚴治理”。

2018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門又印發了“減負30條”,禁止超前教學,查處違規競賽活動及把証書和升學挂鉤的行為。中小學生的校內課業負擔確實減輕了。

但,中國家長普遍有“望子成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全面發展等觀念,導致“老師減負家長增,校內減負校外增”,學生的整體課業負擔實際上並沒有減輕。如何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

代表建議:學校、家庭、社會聯手 為學生減負

為了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崔海霞建議,學校家庭社會聯手,形成合力。第一,需要教育部門發力,構建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長效機制。第二,還需要教育業內人士和媒體加強呼吁,向家長普及科學的教育理念,轉變家長的搶跑心理。引導家長理性對待兒童的成長和孩子的需求,促進孩子健康發展,引導家長正確理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據崔海霞介紹,衡水市大膽改革創新,2019年實施了幾項群眾叫好、社會點贊的民生措施。比如:在主城區公辦小學全面推行下午課后免費托管服務,每天下午4點半放學后延長一個課時,5點半離校,期間學校提供免費托管服務,提供音體美、科技創新、體育等自選課程。

“那幾天,大家都在刷朋友圈,家長非常開心。”崔海霞繼續說道:“這樣既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又緩解了家長無法及時下班接孩子的問題,既是為學生減負,又是替家長減負。這項服務列入了衡水市2019年的‘民生實事’之一。”

第三,從社會的角度,加強社區建設,構建服務型社區,營造孩子可以參與的素質教育環境,讓孩子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熏陶。

“還要改革教育評價指揮棒,建立多元教育評價體系﹔不斷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供給﹔建立師德失范數據庫。”崔海霞補充道。

對於“學校減負,家長增負”的現實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告訴記者,現在沒有相關法律規定家長應該如何做,各方面能夠做的就是盡量引導家長,讓他們科學看待孩子的成長。

周洪宇說:“真正給學生減輕壓力是一個社會生態環境問題,它涉及政策、環境和家長的教育觀念。”他建議,“首先,教育部要把自己能做的、應做的做到位。比如,取消特長生招生,嚴禁奧數競賽、英語考級等各種証書與升學挂鉤﹔其次,減負是事關社會的系統工程,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學校和教育部門,還需要民政部門、工商部門查處非法校外培訓機構問題。再次,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滋生攀比心理。”

“中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的特殊的國情加劇了家長的焦慮,不過,這是一個階段性問題,解決它不能完全靠學校,不能完全靠教育行政部門,也不能完全靠立法,需要方方面面的統籌工作,才能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圈。”周洪宇補充道。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