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19>>2019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代表委員建言
於欣偉:全面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澎湃新聞    2019年03月04日09:58

近年來,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居高的問題受到各界關注。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於欣偉帶來了相關提案。

於欣偉表示,從近年發展趨勢來看,小學生因為學習姿勢不規范以及過早接觸電子產品使得近視風險逐漸增大。而大學生則更多是因為連續不間斷依賴電子產品,引發近視。

據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我國近視患病人數超過4.5億人,居世界首位,兒童青少年近視檢出率高達40%—72%。據不完全統計,小學生的近視發病率約30%,初中生約60%,高中生約80%,大學生約90%。值得注意的是,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常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害,甚至失明,目前已成為我國第二大致盲原因。

近視低齡化、近視人口的增加,催生中國龐大眼鏡市場且增長潛力巨大。2018年上半年全國眼鏡產量總產量為33514.7萬副,同比增長4.6%。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將達850億元。

於欣偉特別指出,近年來教育部門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但電子化教學手段有濫用傾向,不管什麼課、不管哪個學段,都鼓勵使用多媒體一體機教學,視屏時間過長。

因此,於欣偉建議,成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組織領導、整體統籌、部門聯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工作格局,做好整體覆蓋、需求導向、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資源配置,形成科學高效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網絡和體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應確定標准,分步實施,跟蹤了解兒童青少年的屈光變化,全面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地方和學校建立學生視覺環境、視覺行為和視力健康狀況監測體系,每年定期開展學生體檢、視力篩查和體質健康監測,及時更新篩查結果,完善醫院—學校—家長—學生視力健康實時監測與預警機制。

此外,學校可通過推遲中小學生早晨入校時間,保障學生睡眠,嚴格控制作業總量,有效減輕課業負擔。同時,家校聯動從制度規范、技術攻關、擴大宣傳等方面發力,控制兒童青少年過早、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培養兒童青少年健康用眼習慣,研究制定兒童青少年每日每周使用電子產品的參考上限,如每天不超過1小時,形成全社會共同防范近視的共識。

於欣偉還建議,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列入年度預算,專門用於視力健康狀況抽查、建立視力健康電子檔案、支持地方開展近視防控試點、組織開展宣講和培訓活動等工作。地方和學校加大財政投入,加強硬件建設,實施教室和黑板照明標准化改造,合理控制班容,確保各學校教室照明條件符合國家標准要求,配備可調節課桌椅,優化學校教學衛生環境,盡量採購“防近視作業本”,從而改善視覺環境。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