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2019>>2019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焦點新聞
給政府裝上“最強大腦” 民革中央建言加快智慧政府建設 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     團結報 周福志    2019年03月04日15:31

微觀辨水、辨骨識人、閃電心算……近年來,科學競技類節目《最強大腦》掀起“讓科學流行起來”全民熱潮,選手們的腦力比拼,更是令人驚嘆。如果給政府裝上“最強大腦”,未來又會怎樣?

“智慧政府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躍遷,是未來國與國綜合國力較量的重要內容。”今年,民革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關於加快智慧政府建設,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提案》和《開啟智慧政府新模式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會發言,建議將智慧政府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進行頂層設計,給政府裝上“最強大腦”,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

試水:智慧政府初級表征已顯現

2018年7月,廣東深圳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福田區一場燈光秀刷屏。就在人流越聚越多時,福田區“城區大腦”及時發出預警,當地政府果斷採取管控措施,成功避免了人流量過大造成的安全隱患。

而“城區大腦”,正是坐落於福田區委區政府辦公大院的智慧城市指揮中心,總面積878平方米。“通過這個電子大屏幕,我們可以對全區情況了如指掌,及時預警。”福田區智慧辦主任張志斌介紹說。

大數據打造“最強大腦”,人流熱力圖疏導游客,用“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腿”,政府服務7×24小時“不打烊”……2018年10月,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率調研組在深圳等地就“推進智慧政府建設”調研時,這樣的場景給調研組留下深刻印象。

2018年5月,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率調研組在浙江就“智慧城市建設”等課題調研,並考察阿裡大數據智能平台。調研組發現,發端於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成效顯著,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認可,與“城市大腦”的強大技術支撐密不可分。

民革中央調研發現,當前,一些科技領先企業集聚的沿海省市已率先開展了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與人工智能融合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可復制的經驗,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智慧城市、電子証照、公安“天眼”綜合防控系統等,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智慧政府的初級表征已經顯現。

“經濟社會領域的深刻變革,必然傳導經濟范式和國家治理體系,引發政府治理手段能力的呼應與創新。”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民革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朱新力認為,民革中央圍繞智慧政府深入調研、提出建議,這一課題極具建設性和前瞻性。

把脈:瓶頸和障礙亟待破解

近年來,在人工智能趨勢引領的全球換道競爭中,我國密集發力,在一些領域正從原來的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發展。

對於政府而言,利用大數據提升管理、服務和決策的水平,是當今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各國目前正邁向提供高效、智能、個性化服務的智慧政府階段。”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說。

“打造智慧政府不僅是全球日益關注的焦點,也是我國日益迫切的重大戰略命題。”民革中央認為,智慧政府是國家職能、政府運作超越過去時代的全新組織形態,是政府打破傳統治理壁壘和層級,由服務型走向智慧型的必然產物,也是全面提升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手段。

盡管智慧政府的探索和實踐已經“多地開花”,富有成效,但瓶頸和障礙同樣不容小覷。民革中央調研發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據互聯互通仍是主要瓶頸,國家各部門條線工作的數據存在較多互不相通、無法共享的情況,造成智慧政府建設難以形成高效閉環﹔二是科技研發及產品高端化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受制於人﹔三是缺乏既從事人工智能領域前沿研究和技術開發,又熟悉政府運作的復合型人才。

“某種程度上,當前行政領域改革較為重視政府事務性流程改革本身,對治理現代化的全新形態還需加深認知,國家層面對智能政府超前性頂層設計也應加強。”朱新力說。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智慧政府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扮演關鍵角色。他認為,智慧政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建設模式、運營方面,避免閉門造車,要更新理念,更多借助市場的力量、社會的力量。

建議:推進智慧政府全國一盤棋

登錄平台,一鍵下單,線上咨詢,“坐等”快遞,實時反饋……當人們早已熟悉的網購操作,發生在政府的政務服務中,會是怎樣的體驗?在上海,隨著《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政府工作方案》印發和“一網通辦”上線運行,這樣的場景正成為現實。

像網購那樣辦理政務,勾勒出未來智慧政府的一面,但不是全部。根據民革中央設想,未來智慧政府新模型應包括智能辦公、智能監管、智能服務、智能決策四大領域。

圍繞這一設想,民革中央提出建議,首先應將智慧政府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進行頂層設計,全國一盤棋,一張藍圖,加快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聯辦事項的業務流、信息流系統優化及數據開放共享,構建一流的合力開發機制。

針對“數據孤島”問題,民革中央建議,應以打通、歸集、統一、覆蓋、聯通、在線為根本要求,加快促進政府公共數據共建共享,同時引導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主動採集並開放交換數據,形成一流的數據積累。同時,進一步完善網絡安全管理和數據保護機制。

“持續加大先進科技研發應用,完善產業配套支撐體系。”民革中央建議,應集中力量在人工智能領域攻關突破,持續加大綜合科技研發應用,加快自主化、專利化、國產化,做強做大配套產業鏈、技術鏈,充分利用科技企業的研究機構和研究人才,通過合作共享,加快人工智能迭代技術在智慧政府領域的落地應用,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技術。

打造智慧政府,離不開人才支撐。民革中央還建議,應制定開展智能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性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開展跨學科綜合型人才培養,配套面向智慧政府的組織管理人才體系,集聚一流的科技研發和實務專家,最終促使智慧政府全面落地。

朱新力表示,智慧政府的建成,將會帶來至少三方面變革:一是“以人民為中心”得以進一步實現﹔二是公共服務和行政領域信息孤島和條塊分割不復存在﹔三是行政效率實現最優化、最合理、最快捷。

人類社會每次深刻變革,都是源於技術的突破和聚合。民革中央認為,在未來全球公共治理的較量中,如果站對“風口”,更好擁抱科技浪潮,將在全球治理中更具競發優勢,也必將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傳遞中國經驗,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